对标德国制造、建设制造强省,山东要下哪些功夫?

2021-01-23 09:34: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020年山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突出制造业主战场,对标德国制造,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这是山东首次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对标德国制造”,具有强烈的信号意义。

  今天(1月23日)出版的大众日报,在头版刊发《对标德国,山东制造如何扛起强省担当》一文,深入分析了德国制造的经验、山东制造业的优势,以及如何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

  对标德国,山东制造如何扛起强省担当

  1月7日,全省工业与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期间,潍坊华鲁能源检测技术中心主任王建带来一个好消息:由该中心作为培育发展促进机构,潍柴动力、豪迈科技、盛瑞传动三家企业牵头组建的动力装备产业集群将迎来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的决赛答辩环节,若胜出,将加速全国乃至全球人力、技术等要素向产业所在地聚集,推动产业质态全面提升。

  2019年,工信部启动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截至目前,山东有动力装备、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三个产业集群取得决赛资格。省工信厅规划与技术改造处处长王楗夫介绍,这是一项借鉴自德国的产业集群促进战略:德国联邦教研部曾用五年时间以“赛马机制”在全国遴选出15个产业集群,帮助这些最有能力的产业集群扩大国际吸引力。

  德国制造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之一,而山东作为中国制造业大省,工业门类齐全、结构相对完备,与德国制造业有相似之处。2020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突出制造业主战场,对标德国制造,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充分彰显出山东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加速转变的信心和决心。

   

  “对标德国制造,不能不提‘隐形冠军’。”济南圣泉集团项目发展部经理牛玉波说。截至2019年,全球“隐形冠军”企业中,德国以1307家雄居榜首,占总数的47.8%,众多“隐形冠军”支撑起德国在欧盟经济中的“火车头”地位。牛玉波透露,今年圣泉集团明确提出向巴斯夫、陶氏等德国化工巨头学习,但德国制造最让他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些有着专注、标准、精确的制造风格的“隐形冠军”,他们靠“独门绝技”,在一个环节、一个零部件上逐步树立起行业霸主地位。

  “这些企业有核心技术,从而将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既保证了企业强而不倒,也保证了产业的历久弥新。并且,这些中小企业如同‘配套专家’,是确保骨干龙头企业优势释放的关键环节。”牛玉波认为,近几年,山东通过培树“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以及引导国有企业突出主业、实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专业化发展程度都在不断加深,这又进一步优化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分工合作。

  德国大众、宝马等汽车企业是工业4.0的坚定倡导者和主要推动者,在它们的领跑下,德国许多企业在智能工厂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同行。

  “工业4.0是德国制造的一个核心特点,对传统产业占比重的山东来说,对标德国制造,必须在智能制造上下更大功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王楗夫表示,这个“智造”要通过“智改”来实现,一方面,以智能化技术改造推动企业在机器人、新型传感器及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和智能化专用成套装备等方面做优做强;另一方面,这个过程要特别注重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加速使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

   

  “实施工业4.0计划的过程中,德国还有个明显特点是着力集成政府与产业界力量,持续提升制造业科技含量,特别是四大骨干科研机构分工明确,为制造业创新升级提供着牢固的科研支持。”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丁纯认为,德国制造的成功,实际上在于整个德国制造业体系,这是包括联邦和州政府、科研机构、高校等共同努力的结果。山东对标德国制造,要更加关注德国整个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体系。另外,他特别指出,德国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应用技术类大学,这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持。

  采访对象不约而同提到一点:德国对工业制造业具有一份特殊的坚持,时至今日,在德国的经济结构中,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仍然高于其他欧洲主要国家,也高于欧盟平均水平,这也让德国拥有了足够的底气和实力。这启示山东,无论面对怎样的挑战,都必须牢牢坚持制造业主体地位,坚定不移地持续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让“山东制造”成为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的“硬核担当”。

   

  德国制造的经验,体现在哪些方面? 

  山东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朱晓静分析,德国制造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政府始终强调制造业重要地位,明确工业4.0发展方向。德国从19世纪30年代工业革命之初就确立了工业在国家经济中的核心地位,百年来始终坚持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国家发展战略。随着新一轮技术浪潮的到来及国际科技竞争的加剧,德国率先提出“工业4.0”概念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塑造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革新产业结构、促进新兴和尖端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以隐形冠军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发达,大中小企业间建立了紧密的分工合作体系。除了少数知名大企业外,大量中小企业为德国贡献了60%-70%的出口。这些中小企业或许不为人所知,但其市场份额能占所在行业世界份额排名的第一或第二,是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这类企业往往只生产单一的专业产品,在其专业领域内遥遥领先,经营范围覆盖全球。德国很多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分工合作关系,其中的中小型企业多是所在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多元主体的创新体系,奠定了制造业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德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包括联邦和州政府、大学、公共研究机构及企业研究机构和基金会等各类行为体。德国政府大力支持产学研相结合,建立了大量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园和技术孵化中心。政府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资助,鼓励这些大学和研究所将研究成果产业化,鼓励人才到企业发展,为企业输出大批高端专业人才。德国企业也高度重视自主创新,80%的大型企业集团拥有独立研发机构。

  “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双元制”职业教育由企业与非全日制职业学校合作,受训者以学徒的身份在企业中学习职业技能,同时以学生的身份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文化基础知识。企业与学校的学习交替进行,为企业培养高水平的产业技术人员。“双元制”职业教育面向企业实际需求,注重实践,突出技能培训,为德国企业输送了大量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技术过硬且富有一定创造力的熟练工人,为“德国制造”积累了丰富的工匠资源。

  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了纽带桥梁作用。德国政府高度重视行业协会或商会的作用。工商联合会承担了部分政府职能,在经济和法律、政治方面发表广泛的、原则性的意见,在特殊场合充当法院和当局的鉴定人。德国几乎每一个行业都有行业协会,对本行业发展进行指导、监督和协助,同时在政府政策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山东有哪些优势?

  ●目前,山东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更加雄厚,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中的197个、666个工业小类中的526个。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加快推进钢铁、地炼、电解铝、焦化、轮胎、化肥、氯碱等高耗能行业调结构、优布局、提质效。聚焦机械、化工、冶金、建材、轻工、纺织、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实施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新医药等“十强”重点产业规模迅速提升,发展势头强劲。济南信息技术、青岛轨道交通装备、烟台先进结构材料和生物医药、淄博新型功能材料、临沂生物医药等7个优势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首位。

  ●青岛海尔、滨州魏桥2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83家企业上榜中国制造业500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5万家,比2015年末增长近2倍。

  ●企业创新载体建设不断加强,累计培育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3家,国家工业设计中心24家,培育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5家,认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581家。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关键技术实现突破,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前置前驱8挡自动变速器(8AT)等关键技术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康平纳获批建设全国唯一的先进印染技术制造业创新中心。2020年,潍柴发布了全球首款热效率突破50%的13L柴油发动机,具备了量产能力,成为全球柴油发动机行业的翘楚。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累计开通5G基站5.1万个,实现全省16市城区5G网络全覆盖。实施“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项目370个。开展“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行动,“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成为国家首批十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国智能化发展指数报告(2019)》显示:山东智能化发展指数67.20,位居全国第6位,其中,智能制造指数居全国首位。

  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实施以来,山东制造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制造业结构重、能耗大、技术创新和品牌质量不够突出等问题仍有待改进。

   

  朱晓静认为,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山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入厘清行业“卡脖子”技术,根据技术难点分类施策。对当前处于跟跑或局部领跑的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采用“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方式,集中资源促进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实现领跑。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灵活的科研人才管理机制,提高人才配置效能,创新人才鼓励和激励机制,通过项目补助、平台资助、人才奖励等方式激发科研人才创造力。强化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的体制机制优势,聚焦十强产业建立搭建产学研创新合作交流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以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为总抓手,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在优势产业集群中加快形成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应用,形成一批应用解决方案,打造一批创新平台,增强信息技术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渗透能力。推动行业龙头企业或有条件的企业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针对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推出更加精准的服务措施,优化中小企业数字赋能生态,加快创新发展。

  依托产业集群,构建配套完善的产业生态链。聚焦“十强”产业,建立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构建大小企业协调发展、配套服务发展成熟、资源人才充分集聚的产业生态。支持制造业产业链中的龙头骨干企业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在项目建设用地、税收优惠、市场拓展、投融资、产业政策、资产重组、增资扩产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扶持配套产业链的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一批“配套专家”,在财政、税收、融资、创新创业等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帮扶,促进其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发挥“链长制”作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形成更具活力的产业生态。

  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制造业高效供给。产业的根本落脚点是产品,只有产品高端化,才能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要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国际性知名品牌,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增强主导产业技术标准话语权。鼓励中小微企业加强产品升级,逐步实现品牌高端化。推广产品追溯信息电子化,把质量作为制造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突出新产品开发的技术创新力度,提高智能装备、新型材料、绿色产品等中高端产品的有效供给。

   

  以部省共建职业教育高地为契机,加大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为导向,着力提高技术工人的信息化和关键工序操作技能,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提供更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匠。推动职业院校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模式(如德国“双元制”),系统学习其教育理念、方法及各项职业标准。鼓励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形成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完善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措施,激励更多人成为高技能人才。

责任编辑:李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