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好网民·在山东|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黄兰鑫:续航生命 点燃希望之光
黄兰鑫,女,1999年出生,系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客运段列车乘务员,她因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迹被青岛市媒体广泛宣传,她用自己的力量点燃希望之光、为生命续航。
造血干细胞,也被称为“生命火种”,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自我复制的能力,可分化成各种血细胞。通过它的移植可以重建患者正常、健康的造血和免疫功能,从而根治地中海贫血、白血病等恶性疾病。2021年5月,黄兰鑫在参加献血时,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便毫不犹豫地填写了志愿捐献登记表,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从那时起,我就做好了随时挽救他人生命的准备,仅仅2年多的时间,就配型成功了。”相关数据显示,配型成功并不容易,非血缘人群间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仅为几万到十几万分之一,很多志愿者在加入中华骨髓库后的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曾匹配成功。
2023年11月,黄兰鑫接到了青岛市李沧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你的造血干细胞和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步匹配成功,你愿意为他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吗?”没有丝毫犹豫,黄兰鑫立刻答应下来。之后的一个月,为了不影响工作,黄兰鑫一边担当乘务工作,一边配合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十分顺利地完成了高分辨血样采集和身体的全面检查。
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连续多天进行动员剂注射,黄兰鑫必须和单位请假进行捐献。单位得知其捐献消息后,非常支持她的决定,青岛客运段决定为她特批了14天的假期,确保她有足够的时间捐献和休息。“这是我参加工 作以来最长的假期,比每年的带薪年休假都多。”在准备捐献的日子里,黄兰鑫主动调整作息时间,加强锻炼、合理饮食,“虽然平时身体没什么问题,但毕竟是去救人,肯定要把自己状态调整到最好。”
2024年1月4日,黄兰鑫来到青岛市中心医院,用四天时间,连续注射10针动员剂,抽取18管血。1月8 日、9日两天经过9小时50分,成功采集到281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在采集现场,青岛市和李沧区红十字会、青岛客运段为他送去祝福,并赞扬她勇于奉献护佑生命的无私善举。黄兰鑫说:“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件既高尚又伟大的事,不仅仅是救治了一名患者,更是挽救了一个家庭,我为自己的决定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至此,黄兰鑫成为青岛市第184例、李沧区第15例,2024年第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了表彰黄兰鑫的义举,青岛市红十字会和青岛客运 段分别为黄兰鑫颁发“最美英勇志愿者”“最美职工”荣誉证书,并号召大家向她学习。
捐献完后,根据医嘱,黄兰鑫又休息了3天,感觉身体又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了,于是主动要求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中的黄兰鑫,依旧像往常一样热情迎送旅客,从出乘前的着装、整理仪容,再到当班期间的每一个环节,她都毫不懈怠,车厢里有几名重点旅客、几号铺位、有什么需求、在哪里下车等信息,黄兰鑫都了然于胸。干了5年乘务员的黄兰鑫说,在列车上乘务员的工作其实很简单,报站、开门、扫地,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但要做好还真不容易,她总结出“少说抱怨话,多说宽容话,少说讽刺话,多说尊重话,少说拒绝话,多说关怀话,这样旅客乘车就能感觉到家的温馨。”她值乘的Z318/5次列车全程途经43个站,往返值乘下来需要3天3夜。黄兰鑫的家在重庆市,想要回家,得坐一天的高铁,就算到家看一眼立马回头,三天时间也相当紧张。既然自己回不了家,她就主动换班,让离家近的同事可以回家与家人一起过年。所以黄兰鑫的春节,都是在列车上过的,到现在黄兰鑫一共在列车上度过了5个除夕。
“在岗位上一直忙碌着,和同事们说说笑笑,年也就过去了,没什么好伤心难过的。”尽管工作中有苦有乐,黄兰鑫却始终高标准要求自己,用“青岛好人”的服务形象,继续为广大旅客服务并收获旅客的赞誉。她因日常优异的工作表现,先后获得2024年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巾帼建功先进个人,2021、2023年青岛客运段先进生产工作者等荣誉。(作者:杨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