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好网民·在山东|吴澎:利用线上多种形式 将科普应用推广到社会各层面

2024-07-02 15:26:0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吴澎,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团队学术带头人。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饮食文化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学生健康教育分会副会长、山东营养协会副会长、山东食品科技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农业历史学会理事副会长,泰安市饮食文化协会副会长、泰安市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泰安市营养学会副会长。多个国际国内核心期刊审稿专家,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夏威夷大学,英国皇家农业大学、切斯特大学访问学者。

  基于大食物观,将团队所取得的科技成果与培养科普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相结合,并通过线上科普课程、科普书籍、微信公众号、抖音、网站等多种形式融合的科普宣传及相关理论研究,开展志愿服务,推动社会公益活动,将科普应用推广到社会各层面。以建于2018年的科普工作室为载体,利用新的网上媒体形式,创新性地建设了农科教一体化发展的协同工作平台,取得了较多的成绩,有较大的社会影响,2022年获批山东省首批科普工作室“吴澎食品安全与家庭教育科普工作室”,2023年获得省级科普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24年获得齐鲁农业科技奖科学普及一等奖。

  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科普人才队伍

  传递山农声音,讲好山农故事,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工作优势,将科普工作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培养打造了一支年龄有层次、学历有互补、时间有交叉、专业有突出的年轻教师及研究生、本科生组成的科普队伍,并立足全国选修国家级一流课程《中国饮食文化》通识课的有利环境,不断进行扩大优化,现有专职指导校内导师4人,校外导师4人,固定科普工作人员16人。对在校生培养科普意识,使他们毕业后能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科普服务社会的能力与热情,以点带面,培养壮大科普人员的队伍,在学校、企业、社区、家庭形成有意识主动进行科普工作的良好风气。

  构建开放性的线上科普推广平台

  构建了以包括在线课程、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科普中国特邀栏目、报纸专栏等丰富的线上科普资源平台体系,立足“山东省吴澎食品安全与家庭教育科普工作室”,开展了以食育基地建设、出版书籍、公益讲座、科普服务地方经济为主的形式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

  《中国饮食文化》是山东农业大学推向全国的第一门在线通识课,采用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在智慧树平台上线13个学期,发挥在线通识课程适合全国高校各专业选修的优势,被359所高校的28.46万学生选修,累计互动281.98万次,在全国产生较大较好的影响,因此获得了国家级一流课程(2023)、全国生态文明信息化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优秀共享课程一等奖(2021)、农业院校教育信息化作品交流展示优胜课件(2023);智慧树通识课人气课程(2023)、十万金课奖(2021)、教学名师奖(2022)等荣誉,成为科普宣传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主要阵地。

  《食品法规与标准》是食品质量安全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门对消费者现实生活具有指导作用的科普课,其中的“食品标签”内容,是食品企业面对职业打假人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团队一是对企业通过宣讲、面对面指导的方式进行普及,避免因标签不合格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指导亚细亚、谷香园、民天等食品企业20余家。二是指导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顺利应用于生活实践后再通过文章、宣讲、视频等模式普及给周围的消费者,真正做到科学普及,学以致用。

  制作并通过媒体发布原创科普音视频、图文等资源,建设了食育网站,发表图文283个。建设科普公众号、抖音“悦食课”,微信公众号推送图文334个,阅读94534人次;抖音推送视频105个,阅读量47332人次。应邀入驻科普中国发表视频38个、图文2个,阅读量57661人次。线上资源得到山东科协、山东老科协、山东科技报等官方公众号和自媒体频繁转发。

  探索以农科教一体化为特色的科普平台工作机制

  助力乡村振兴与科普相结合。将以大食物观为基础的现代化农业科技知识通过职业培训、产业园区建设、结合思政党建的特色文旅、康养休闲基地服务等多种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利用以数字化经济为特色的智慧平台科学普及给机关、企业及城乡大众。

  科学技术研究与科普相结合。立足国家级泰山黄精科技小院,将企业所需与团队的科学实验相结合,杜绝闭门造车,有针对性地解决食品产业存在的科学技术问题。响应政府大食物观的号召,紧紧围绕“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领域主动作为,充分开发再利用食品废弃物,提高其附加值,减少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发挥广大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设编辑部,将培养学生专业科学研究能力与培养社会责任感、向全国大众进行科学普及紧密结合,将抖音、网站、公众号的宣传工作做得更扎实。

  进行了科普结合农科教一体化的理论研究

  在探索建设高校食品专业育人与科学普及协同工作平台的过程中,注重理论研究,主持了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重大课题“饮食文化视角下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研究”、山东省“双高”建设质量文化类研究课题“以饮食文化为载体的校园常态化食育质量文化研究”等各级课题;发表了信息时代背景下智慧教学实践研究——以在线共享通识课程《中国饮食文化》为例”“中国学生食育实践内容的建构及运行模式探析”等教研论文13篇,主编出版了《家有学生怎么吃》《园艺植物与美食》等17本国家级科普书籍,进行了“提高全民食商,家、校、基地全方位打造协同食育机制”等10余次省内外的重要科普大会演讲。(作者:杨国永)

更多报道,请点击以下专题: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