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职业学院:校地联手拨动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共振弦

2023-08-07 14:44:41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8月7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孙雪)近日,淄博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智”造未来实践队到淄博周村区北郊镇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围绕乡村振兴实践主题,秉承“教育赋能+旅游研学”的理念,依托各具特色的乡村资源和驻地高校丰厚的教育资源优势,探索“研学+”新模式,推出“一河五村+高校”河畔研学路线,共同打造研学基地新品牌新特色,寓教于景、育人于行,推动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淄职“智造工坊”、马耀南故居、赤松茸采摘基地、花馍非遗体验、民俗活动场……走进“一河五村+高校”研学基地,处处皆学问,时时有风景。

  实践队员通过挖掘村庄文化历史底蕴和山水资源,以高校教育资源赋能传统乡村,为乡村导入鲜明的研学主题,将劳动教育融入研学体验,逐步探索形成“红色北旺-生态圈头-花样小杨-古香大七-七彩丰乐-魅力淄职”的“一河五村+高校”研学路线,推出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研学衍生产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村一品”乡村特色研学品牌。

 趣味长廊学党史 红色传承润童心

  “各位小朋友请看我的右手边,这是党史宣传教育区,该区域由南到北,全长75米,分长征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重要战役、党的一大到党的二十大光辉历程等版块……”实践队员带领研学的中小学生来到红色长廊,为其讲述红色故事。

  穿过长廊,实践队员带领中小学生参观学校青年学生自主利用数控加工、激光切割、3D 打印、雕刻等专业技术在材料上刻画形成的作品,重温我党重要历史时刻,讲述着一个个令人热血沸腾的革命故事。实践队员力求让党的声音响在基层,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在实践中坚定信念,在坚毅笃行中奋进担当。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文化展现了先辈们不断探索的历程。实践队员依托自建的特色育人阵地和自制的党史学习教育图册《致敬百年 红色传承》,为研学的中小学生展开了一场场有互动、有特色、接地气的宣讲活动,带领中小学生在长廊中体验红色故事讲解、集体唱红歌等活动。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感悟红船精神内涵,实践队员运用3D打印技术,现场设计打印红船精神作品,一艘艘象征平凡而充满使命的小船在孩子们的目光注视中诞生。 

  指尖非遗筑匠心 乡村振兴有“花”样

  花馍盛行于明清,传承发展到今天已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数千年的传承中,当地人把对土地的敬重,对生活的期盼,寄托在花馍的文化内涵里。非遗要在传承中“活”起来,少不了年轻的“花朵”。

  实践队员将小杨村花馍制作品尝活动融入研学过程,打造天然的文化DIY产品,增强研学的趣味性和体验的深度,培养孩子们民族认同感,塑造其民族品格。

  活动中,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和孩子们观看了花馍制作过程,揉面一定要功夫到家,一直揉到面团切开没有气孔为止,除了揉,还有切、捏、揪、挑、压、搓、拨、按等,可爱的小猪、憨厚的南瓜、水灵的蟠桃似魔术一般从手中变化出来。孩子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通过动手、动脑进行创意,在实践队员的帮助下,五颜六色的面团也变幻成小兔子、奥特曼、蜗牛……

  实践队员利用3D打印技术从花馍的选材、造型、寓意等方面进行创新升级,在祝寿花馍、婚庆花馍、节日花馍的基础上为其定制花馍模型,个性化改良与升级利用率较高的寿桃花馍模具,并利用电商营销方式就花馍的宣传推广进行创新设计。


  民俗润泽乡间 激活振兴力量

  一个村名,藏着一个故事,一座建筑,承载一段往事……乡村文化是每一个乡村独具魅力的重要标志。丰乐村依托原有的破旧水塔,打造地标性建筑“丰乐之光”,实践队员带领孩子们来到民俗文化一条街,近距离感受石墨、石碾等劳动工具,体会乡村人居环境的发展变迁,这里很快成了深受孩子们喜爱的网红打卡地,实践队员还引导孩子们为丰乐村设计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标语,保留乡土记忆和乡土情怀,培养保护和发展乡村的使命感。

  实践队员走访中发现丰乐村文化长廊中大量的艺术字因年久出现脱落,便在现场发挥专业特长---应用3D打印技术对脱落的艺术字进行设计、制作、补缺。他们头戴面罩、手持焊枪,为村中的百姓大舞台“把脉问诊”,给水塔进行电路电线维护调试,开展一系列安全大检查,确保文化阵地场所安全,保障村中文化活动顺利开展。




  领略制造之美 孕育未来工匠

  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劳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发展五育并举、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 

  实践队员依托校内劳动教育基地,注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潮流元素,将科学知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让中小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科技的强大魅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对祖国日益强大的自豪,对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和为社会做贡献的理想。

  活动全程由实践队员带领中小学生依次参观了钳工加工车间、普通加工车间、数控加工车间、智能制造车间里的智能生产线、大型机械臂、机器人开发平台、机电系统综合实验台、数控机床……各式高端装备、经典装置令孩子们目不暇接,从钳工到自动化,  实践队员手把手教孩子们体验3D打印技术、操作机械手臂、运行物料传送带,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收获满满成就感。  

  实践队员带领孩子们来到虚拟仿真基地,引“VR”入研学课堂,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科技魅力,进一步发挥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引领作用,引导中小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育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历时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从实地调研到躬体力行,实践队员在此次研学活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给予孩子们多元的探索空间,让其建构自己心中的中国故事,说出自己感受到的家乡故事,帮助孩子们锻炼劳动技能,以小见大地认识乡村发展变迁,见证民族历史,涵养家国情怀。乡村研学是有温度的、有情怀的,实践队员致力于把乡村研学旅行做成教育,将课堂延伸至乡村,激发乡村活力,让劳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让研学实践提升教育品质。




责任编辑:姜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