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起来赶集——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打造“活力口镇·多元集趣”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
鲁网3月24日讯 没有琳琅满目的鲜货,没有热气腾腾的小吃,但每逢农历的“二”或“七”大集开市,只要小桌一摆,横幅一挂,村民们总会三五成群,笑盈盈的聚集过来。相比南北长1.5公里,热闹非凡的口镇大集来说,这片不足50米的“小驿站”显得并不起眼,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义诊、义剪、法律咨询、招聘招工、理论宣讲、政策宣传、非遗展览,各种“摊位”一应俱全,集趣多元。
今年以来,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以“黄河大集”为载体,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将大集划分为“学”“乐”“惠”“展”四大主题区域。立足“阵地+活动+品牌”三大资源,聚焦辖区群众需求,整合全街道各部门、各党建工作区服务力量,利用每次的口镇大集,开展政策宣讲、文艺表演、惠民服务、特产展览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口镇人民在声声“你好”、几句“问候”中,在“零距离”享受政府服务中,益健康、益身心、益思想,打造宜居宜业的“活力口镇”。
益健康,把健康送到群众“家门口”
早上八点,由口镇街道卫生院医生内科、牙科、眼科、骨科等科室专业人员组成的医疗团队早早地来到澳门南路,摆放好义诊所需的一些器材,迎接居民群众的到来。不一会儿,前来咨询问诊的居民便络绎不绝,医生为大家进行健康咨询、营养问诊、量血压等,诊疗过后细心讲解日常疾病预防及养生保健知识,并为他们发放了糖尿病、高血压、传染病、合理饮食等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整个义诊活动持续了一上午,医生们虽然忙碌得顾不上喝一口水,但脸上始终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居民们对这次义诊活动赞不绝口,西街村李大爷感慨地说:“这样的活动真是太好了,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还学到了这么多健康知识。”医疗团队的负责人表示:“以后我们还会经常组织这样的义诊活动,为更多的居民提供健康服务。”
益身心,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3月11日,在口镇大集上,志愿者们支起义剪摊位,热情招呼村民。一位大妈坐下,志愿者熟练地围上围布,剪刀“咔嚓”作响。大妈笑着说起自家孙子最近调皮的事儿,旁边等着剪发的大妈也凑趣,分享自家菜园蔬菜的长势,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口镇街道社工站站长吕云云介绍,理发师是雷锋志愿团的志愿者,他们自费买了理发工具,自学了剪发技术,经常免费帮辖区居民理发。
义剪只是口镇街道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去年,一场场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在口镇街道接连上演。去年以来,口镇街道打造“七彩幸福门·志行在口镇”志愿服务品牌,7000余名注册志愿者、近百场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总时长超1万小时。田间地头、房檐屋下,小巷胡同,还是项目建设一线,都能见到“红马甲”们忙碌穿梭的身影。
“七彩幸福门·志行在口镇”志愿服务品牌以“1+7+N”的服务模式为核心,即围绕1个核心志愿品牌,以党建红、文艺橙、巾帼黄、健康绿、少年蓝、暖心粉、服务紫7种主题颜色为引领,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涵盖了妇女儿童之家、文体健康、爱心驿站、文化学堂、书屋阅读、养老服务、企业服务等多个领域。
口镇街道充分利用“泉城书房”、学生驿站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围绕乡村儿童需求特点,在暑假、国庆节等节假日开展了“绿书签”护苗行动、毛笔书法培训、传统文化知识讲座、手工艺制作等30余场特色志愿服务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提升了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品质,引导更多机关青年干部,穿上“红马甲”,加入志愿服务爱心团队。
“今后我们还要继续聚焦群众所思所盼所想,针对‘一老一少’,开展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让群众感到实实在在的便利,让口镇更有温度,更具活力。”口镇街道宣传办负责人魏荣华说。
“益”思想,让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个养老保险咋交啊?”志愿者微笑着,详细地为她讲解缴费标准、办理流程等,大妈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3月11日上午,在口镇大集政策宣传摊位上,一位大妈拿着手册,指着上面的条款问道。来自街道人社所的志愿者们热情地为群众发放宣传手册,耐心解答着关于医保、社保、农业补贴等各方面的疑问。大集的热闹氛围与这里忙碌而有序的场景相得益彰。
一桌之隔,重工新城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也在此开展就业“春风招聘”服务。工作人员热情地向求职者介绍着岗位信息、薪资待遇和发展前景。一位数控机床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仔细查看了招聘信息后,兴奋地说:“这些岗位有些很适合我,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机会。”他认真地填写了求职登记表,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与此同时,街道党政办工作人员王新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着党的最新政策和发展成果。从乡村振兴带来的农村新变化,到民生保障为百姓生活带来的实惠,每一个事例都贴近群众的生活。
去年以来,口镇街道打造“活力口镇·理响青年”理论宣讲品牌,培养9名青年干部充当理论宣讲志愿者、政策小喇叭,在口镇大集、陶北村“小亭议事会”、下水河村“暖心家园”、南街村健身广场及部分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所开展20余场宣讲活动。雍和园社区居民,退休教师魏大爷表示,“以前觉得政策离咱老百姓远,现在听你们这么一讲,心里亮堂多了。”青年干部们用青春的活力和热情,让党的好声音如春风般,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弘扬口镇街道国学文化,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为机关青年干部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口镇街道于去年10月开设“吐丝古韵·启智润心”线上国学微课堂,邀请口镇街道青年干部组成国学志愿服务队,讲述国学小故事,每半年一章,每章十讲。内容还涵盖了道德、廉政、教育、爱国等多个方面。通过“吐丝古韵·活力口镇”微信视频号和抖音账号同时发布,截至目前已录制八期,总播放量已超过10万次,点赞数量1万余人次。
口镇街道党工委委员、党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张红表示,“口镇大集”通过机关干部“微服务”、搭建文化“微阵地”,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实实在在便利,构建起“零距离”服务群众平台。不断提高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晓度、满意度。通过机制创新、模式创新、举措创新,克服简单化、套路化,实现活动常态化、形式多元化、服务精准化,务求鼓舞人、引导人、凝聚人,使辖区群众文化生活热起来、思想精神富起来、文明之风活起来,创建起“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宜居宜业新口镇。
益“乡村”,用“家乡味道”留住百姓乡愁
“这是猪胰脏和草木灰做成的肥皂,也是我们口镇的特产。用这种肥皂洗出来的手,又滑又嫩还不干燥。”1月16日,在莱芜区口镇街道举办驻村第一书记助农年货大集活动现场,村民吕呈茂介绍说。短短半天时间,就卖出去了二十个猪胰子。“现在一个月光卖猪胰子,收入能将近3000元。”
当天,20余名驻村第一书记甄选30余种优质特色农产品,现场摆摊售卖,大集气氛热烈欢快,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息。精美的口镇香肠礼盒、口镇酱菜礼盒、香甜软糯的糕果、热气腾腾的手工馒头、现烙现卖的方火烧...各种优质农特产品“集中亮相”,第一书记们进行“吆喝”展销,热情介绍农特产品的来源、制作工艺,邀请市民试吃品尝,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驻足选购。
下一步,为了进一步深化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口镇街道将继续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全面推行“线下大集+线上直播+品牌打造+宣传推介”的多元化销售模式,为三农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当本地居民看到家乡的土特产品在大集上受到关注和喜爱时,会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对于外地游客来说,了解和体验这些地方特色文化,也有助于增进他们对不同地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下水河村驻村第一书记郝永杰说。(通讯员 时晔然 亓敬之 尹莹 )
鲁网济东新闻热线:0531-76122110
- 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社工站:倡导友爱互助 共建和谐社会2025-03-21
- 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落实“门前五包” 共建优质营商环境2025-03-20
- 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活力口镇 多元集趣2025-03-19
- 汇志愿微光 让爱心如炬——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七彩幸福门·志行在口镇”志愿服务工作综述2025-03-05
- 【美德信用口镇】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社工站:春风送暖龙抬头 义剪义诊传温情2025-03-03
- 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举行2025年“家庭安康工程”动员大会2025-02-27
- 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早高峰紧急救援,善举温暖人心2025-02-20
- 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召开2025年“项目提升年”工作动员大会2025-02-18
- 【美德信用】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道路绿化养护工作再升级2025-02-18
- 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益启助农 短视频解锁三农新机遇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