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独家 | 直击 | 帮办 | 访谈 | 区域 | 社会 | 文化 | 旅游 | 投资 | 视频
鲁网 > 全景山东 > 济南 > 社会 > 正文

新旧高考屋脊上的人

2019-12-30 07:5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对于2019年的高三学生来说,这是不平凡的一年。上半年的高三学生搭上了传统高考的末班车,而下半年的高三学生则成为了新高考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这一年的高三学生仿佛站在同一个屋脊的两侧,以不同的路径攀登同一座高峰。

  鲁网12月30日讯 对于2019年的高三学生来说,这是不平凡的一年。上半年的高三学生搭上了传统高考的末班车,而下半年的高三学生则成为了新高考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这一年的高三学生仿佛站在同一个屋脊的两侧,以不同的路径攀登同一座高峰。

  他们都有焦虑,前者焦虑的是一旦失利,“下一次”的成本会比以往高得多;而后者的焦虑则来自于没有“上一次”,他们面对的一切都是未知数。但是在2019年,我们看见的远不仅是焦虑,更多的是他们依然勇敢逐梦的身影。

  2019山东商报组织精品高招会,指导学生科学填报志愿,圆梦理想大学 记者 王晓峰 摄

  纠结

  对于2019届高三毕业生来说,他们是纠结的。当理科生周宇和他的父亲坐到报社办公室沙发上的时候,这种纠结清晰地写在了他们脸上。

  他们是来咨询高考志愿填报的。一开始是爸爸自己来的。但是聊到临近中午,这位父亲也并不知道儿子到底喜欢什么专业。于是他打电话叫来了儿子。

  周宇说了不少自己的喜好,包括在填报志愿上的纠结。“老师,我是复读生,今年是传统高考最后一年,听说明年政策变了很多,我并不想再复读了。”周宇考了500分,他说自己最想去的大学是齐鲁工大。打开电脑,调出最近三年齐鲁工大的相关录取数据,记者告诉他:他要与这所高校无缘了。

  “我把它放在冲的高校里,行吗?”周宇告诉记者。“就是冲,相关的数据也并不支撑。”周宇的眼光有些黯淡。随后,周宇的妈妈打来电话,她希望儿子能留在济南。“周宇是独生子,身边不少大学生毕业后都回来了,还不如就在济南上,将来我们离得近,照顾起来也方便。”按照他的高考分数,相对合适的大学还有山东中医药大学,可周宇又不想学医。

  “不想让孩子走得远,可以试试泰安和青岛的大学,尤其青岛这几年高等教育发展非常迅猛。”记者向周宇妈妈建议,特别是教育部启动新农科建设后,把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作为高等农林教育的新使命,推进农科与理、工、文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涉农高校将来的发展不可限量,且与国家发展重大战略紧密结合,已经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种地了,为什么不试试呢?”

  周宇最终还是将齐鲁工大放在第一志愿,第二志愿选择了青岛农业大学,被青岛农业大学录取。10月份,记者和周宇妈妈聊天,这位焦虑的母亲已然是满足的语气:孩子说学校很好,专业也很喜欢,他也很喜欢青岛这座城市,我们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以后就靠他自己了。”

  新的路在脚下铺开。

  逐梦

  纵使高考前后万般纠结焦虑,一切都随着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尘埃落定,时间来到9月份,踏进大学校园的学生们,写在脸上的更多的是追逐梦想的坚毅眼神。

  “任何人都不能阻挡我,学医是使命是责任!”无论面临的是什么样的高考,对于浙大硕士张韫喆来说,逐梦的脚步再也不会停止。他所面临的困难远比新旧高考的切换要复杂得多,身为浙大硕士,靠这一学历完全可以取得体面而又高薪的工作。而重读本科则意味着抛弃一切从头开始,同时还面临着父母以及亲戚朋友对他的行为不理解乃至强烈反对,“人毕竟就活一次,不学自己喜欢的,这一生都没意义。”张韫喆最终考入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专业,今年,这一专业也是首次招生,作为这个最年轻的专业里年龄最大的学生,未来的四年时间里,他们将共同成长。“等我成了国医大师,你们再来采访我。”

  而在山东大学,也有这样一位勇敢逐梦的学生。从小患有突发性肌肉营养不良的张连川几乎是在父亲的背上完成了初中到高中的学业,这次要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了。开学一个月后,记者又一次去探访了张连川,他已经加入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开始创作一些作品,向社团投稿,而学校也为他的父亲在学校里安排了工作和住处,张连川得以继续在父亲的“背”上,走出精彩的大学路。

  勇敢逐梦的还有有妻有娃、在矿井挖煤9年,如今重拾大学梦想的山东师范大学31岁美术学院新生孙家琪、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如愿进入山大齐鲁医学院的两名护理男学生、带着胰岛素来山师上学的爱笑女孩陈圆圆……

  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改革

  当2019届的高三生在大学校园里追逐梦想的同时,压力和焦虑落到了2020届高三生及其家长的身上。

  “新高考等级赋分公平吗?”“一下子要报96个志愿,是要投档96次吗?”“特殊类型线是什么意思?原来的本科线、专科线去哪了?”随着新高考政策的发布,山东商报高考交流群的入群人数以及山东高考指南公众号的粉丝人数迎来一次增长小高潮,无论是群里的讨论还是公众号的留言都比往年同期要激烈得多。

  这一切源于山东省教育厅于12月16日发布的《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夏季考试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山东省是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中,首个发布新高考招生录取实施方案的省份。

  新高考来了,文理分科成为历史,考生可以在等级考的6门科目中任选3门参与考试,等级考科目也将采取等级赋分的方式确定考生成绩;外语测试分成了两次,听力测试在几天后的1月8日就将开考,而2020年6月份的夏季高考,考生最多将连考4天;在普通类与体育类志愿填报中,不再有本科批、专科批的划分,而是代之以一段线、二段线;志愿填报中,对于普通类常规批等批次,院校平行志愿变成了专业平行志愿,专业调剂成为过去式,志愿的数量增加到了96个,艺术类与体育类实施专业平行志愿的批次,考生可以最多填报60个志愿。

  新高考来临,每位考生及其家长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心中的焦虑是难免的,而丰富的高考信息的及时发布,给高考生们提供了保障。从“30问”到“百问百答”,省教育厅事无巨细的解释,涵盖了新高考过程中变与不变的方方面面。随着新高考政策发布,本报原创新高考政策图解,共同在报纸以及山东高考指南公众号发布,帮助众多考生和家长理解新高考政策。

  如上种种,期待2020届高三考生圆满填写属于自己的“答卷”。(据山东商报)


责任编辑:流程编辑王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