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济南频道 > 社会 > 正文

老技艺“绘”出乡村振兴好光景

2020-11-02 09:23:00 来源:济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老技艺“绘”出乡村振兴好光景

  老技艺“绘”出乡村振兴好光景 

  学员正在雕刻葫芦。

  乡村传统技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有带动城乡就业、促进脱贫增收的资源优势。近年来,济南市委市政府大力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并将乡村艺人作为产业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通过整合农村自然和文化资源,将“创意+”推动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中,拓展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空间,吸引更多年轻人投入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事业,既让传统文化得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民生活,实现了文化富民,为今后的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不远千里拜师学艺

  “玻璃姐妹”笑对人生

  在章丘区文祖街道文祖南村,紧邻242省道,有一处外表并不起眼的院落。门口悬挂的牌匾写着“章丘区友谊葫芦工艺研制中心”。走进院里,则是别有洞天。在一间展厅内,房顶挂着数百个形状各异的葫芦,雕刻葫芦、彩绘葫芦、烙画葫芦等在展馆内整齐陈列着。这些琳琅满目的葫芦工艺品,都出自“葫芦大王”、济南传统葫芦雕刻技艺传承人马友谊之手。而他在致富的同时,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通过手工艺扶贫助残,成为了一名爱心企业家。

  10月28日,在章丘区文祖街道友谊葫芦基地,马友谊接到了来自徒弟张贝(化名)的微信视频邀请。

  “现在孩子上三年级,生活完全能够自理,这多亏了你们。过段时间我一块过去看你和嫂子。”一年时间没有见面,师徒两人嘘寒问暖,回想过往八年,感慨万千。

  今年43岁的马友谊,是章丘区葫芦传统雕刻技艺项目传承人,民间雕刻艺术家,人称“葫芦大王”。八年前,曾登上过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靠着葫芦雕刻的精湛技艺,不少人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纷纷拜师学艺,当中有不少是家庭困难的群众,来自山西晋中的张贝、张蕾家庭尤为困难,两人是双胞胎姐妹,身患“先天性成骨不全症”,俗称“玻璃娃娃”,母亲残疾常年坐轮椅,父亲也身患肺癌,就连刚出生的儿子也没能幸免,同样遗传了母亲张贝的病症,只要稍微活动,胳膊就会脱臼。

  “当时她们来的时候,怀里还抱着孩子,把我们夫妻俩都看哭了。”马友谊说。

  面对这样的情境,马友谊很是同情,答应了收她们为徒,不仅不收她们学费,而且还安排食宿。两姐妹也是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葫芦雕刻这门手艺学到手,让家人过上安稳日子,虽然没有美术功底,但她们吃苦耐劳,学习仅仅两个多月,就能独自制作纪念品用品,经过6年不间断学习,如今她们能熟练制作人物雕刻,还为电视剧《老农民》的几位重量级演员定制了葫芦雕刻制品。

  “我们按件计价,现在她们的一件作品,价格能在1000多元。”马友谊说。

  这几年,姐妹俩给孩子看了病,做了四次手术,需要的十几万元开支全部靠她们自己的双手赚取而来。目前,马友谊的员工半数以上是残疾人。“我会在帮扶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过上美好的生活。”他说。

  不仅仅是这对姐妹花,来自章丘区官庄街道盆崖村的高位截瘫残疾贫困户辛建清,一度对生活丧失了信心。马友谊知道后,前后几次到辛建清家中开导他,并亲自教授他制作酒葫芦的手艺。“辛建清学习很用心,学成后当月就实现增收2000多元。”马友谊说,“辛建清不仅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了脱贫,更重要的是他的心态发生了巨大改变。

  如今,马友谊先后帮扶残疾人200余人,学成就业100多人,帮助他们摆脱了家庭贫困状况。同时,在章莱路文祖北村东侧建立了葫芦基地,集种植、加工、雕刻、销售、展览、培训于一体的葫芦工艺研制中心,成为有一定规模的扶贫助残基地。

  老技艺“绘”出乡村振兴好光景 

  放下锄头登戏台

  百年梆子声远扬

  走进石匣村,一座飞檐斗拱的古戏台格外引人注目,两侧石屋林立,青砖绿瓦,整座村落置身于山坳间,犹如世外桃源。石匣村位于章丘南部山区,是区级贫困村,山连山、山绕山,崇山峻岭的层层包裹,一度限制了村里的发展。

  虽地处偏远,但古村历史文化悠久,这里齐长城遗址保存完整,有兴隆寺等多处庙宇,完整保留了老油坊、铁匠铺、印染、酿酒等传统工艺,章丘梆子发源于此,传承三百多年,成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匣村自古有过半年习俗,每年阴历六月二十开始,全村父老乡亲聚在一起,像过春节一样,“看大戏、吃伏羊”,热热闹闹过半年。

  这期间,章丘梆子是重头戏,章丘梆子也称东路梆子,是明末清初由来山东谋生的山陕艺人传入本地,也是流行于山东较为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石匣梆子剧团的成员全部是当地农民群众,他们放下锄头就可以登台演出,能够独立演出的经典剧目有30多个,每年的过半年活动,都会吸引周边城市和章丘各地多家地方剧团前来演出交流,成为传承地方戏曲、弘扬传统文化的平台。

  然而,前几年随着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一度兴盛的章丘梆子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老龄化严重。早先,剧团还有70多人,现在剧团只有30来位演员,年龄最大的已年过九旬,最小的也有40多岁。

  于亮兴出生于梆腔世家,十多岁就登台演出。为了重振章丘梆子非遗文化,于亮兴和于永宗、于仁科等人于2015年注册登记、成立第一个章丘梆子剧团,阵容达到37人,成功演出了20多个剧目,每年下乡、进城演出达100多场,使章丘梆子发展到崭新阶段。一代代戏曲精英的接力,让章丘梆子得以传承。

  目前,章丘区正通过以演代补的形式,对传统剧团进行支持。同时,对剧团演出积极搭建平台,鼓励引导剧团走进三角湾、盆崖、任家寨等周边村庄送戏下乡,来到市区文博中心,走进各地敬老院、校园,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和接触章丘当地戏曲、优秀剧目,营造地方戏曲的浓厚氛围,为传承发展章丘梆子作出贡献。

  就在8月9日,第二届章丘乡村振兴戏剧节在这里开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刘兰芳等60余位优秀戏剧曲艺名家前来助阵。其间还举办了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采风基地授牌仪式,更有“戏剧中国”2020年优秀剧目展演,章丘梆子引来曲艺大师的关注,小山村名声逐渐享誉全国,这为章丘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开拓新思路、注入了强劲引擎。

  学精芦苇草编

  炕头上赚了2000多元

  一把翠绿的芦苇叶,十指纷飞间就能制作出栩栩如生的蚂蚱、大虾、蝴蝶……10月29日,在章丘区白云湖街道湖南村,74岁的郑大海(化名)正在家中制作草编虾篓,屋里弥漫着阵阵芦苇叶的清香。

  “这虾篓、鱼篓卖得可火哩,搁在家里可以当花瓶用。”郑大海说。

  郑大爷无儿无女,没有老伴,自幼下肢残疾,与侄子侄媳相依为命,日子过得还算安稳,但他总想自己动手干点零活。早年,他是村里的铁皮匠,打些铲子、水壶,村民都上门找他。2016年,民蒲苇工艺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永峰,在一次入户走访中,认识了郑大爷,老人虽然年过七旬,但对草编手艺格外迷恋,却一直寻师无门。为此,刘永峰多次上门指导,还为其送去编制材料,经过短短几天的摸索练习,郑大爷很快就掌握了编织小动物的技巧,平时累了在炕头上就能工作,如今一年仅靠草编就能增收2000多元。

  据了解,蒲苇草编是白云湖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基本技能,老百姓世世代代利用蒲草、芦苇为原材料编织成苇席、苇帘、蒲席、蒲团、蒲袜等物品,赶集售卖,换取生活用品,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

  刘永峰自幼以草编技艺为生,为了能让蒲苇编织这门技艺不失传,让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刘永峰于2012年成立了白云湖荷香蒲苇工艺品有限公司,开始系统地开发蒲苇草编制品,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和需求进 行 编织。通过近10年的发展,公司由原来的不足50平方米的小作坊,到今天已拥有高标准生产加工车间500余平方米,工作站、基地、展厅面积600余平方米,户外体验基地4000平方米。产品由原来的单一的芦苇画发展到现在的芦苇画、蒲苇编织、非遗技艺研培的综合性公司。公司经营收入由原来的每年几万元发展到现在每年50余万元,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公司每年上交扶贫办15000元用于统筹扶贫,每年拿出1万多元走访慰问特殊困难家庭和贫困学生。

  为了更好地把白云湖蒲苇编织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2016年,刘永峰还牵头成立了白云湖为民蒲苇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白云湖大量天然野生蒲草和芦苇作为原材料,进行产品加工,编织成形态各异的蒲草产品。

  从成立蒲草编织合作社起,他的初衷就是将草编这一非遗项目传承下去,让更多人掌握技能的同时,集合大家的智慧,将创新元素融入草编艺术,给予这一项目更加长久的生命力,同时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此,刘永峰多次组织开展免费培训班,从滨州等地邀请编织专家前来讲课,目前培训人数已超过500人。他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给困难户提供钱或物,但毕竟不是长久之策,与其这样不如我教会他们谋生的本事,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家庭现状,过上幸福日子。”他吸收待业妇女发展蒲苇工艺编织,实现了湖区老百姓真真正正地在家门口就业挣钱的愿望。在他的带动下,合作社农民坐在家里就可以实现就业创收,仅此一项每人一年平均可增收一万余元。粽叶、蒲草、芦苇,这些在外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材料,经过白云湖为民蒲苇工艺品专业合作社人员的双手编织后,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有着生命力的艺术品。据刘永峰介绍,下一步公司根据自身优势发展白云湖特色民宿旅游项目,通过此项目可以带动10户村民就业增收,每年可增加经济收入10万元。(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