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济南频道 > 时政 > 正文

2019年济南市住建系统敲定43项重点任务

2019-06-01 17:07: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全力推进51个棚改项目,新开工安置房4.44万套;整治改造358个、约721万平方米、9.5万户的老旧住宅小区;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出台‘一城一策’调控方案;高质量推进1个新生小城市、2个重点示范镇、12个特色小镇培育试点和创建;完成全部涉农街道约5.1万户农厕改造;实施550万平方米既有住宅节能改造…. 

  这是61日,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城市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暨重点工作推进大会上提出的201943项重点任务的部分内容。这也是322日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式挂牌后召开的第一次全体大会。 

  “今年要按照全市‘1+474’工作总要求,全力推进住建‘1+7+43’重点工作,即: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在民生改善、产业发展、品质提升、安全质量、环境营造、乡村振兴、科技创新7个方面聚焦发力,推进落实43项具体任务,争当全省住房城乡建设走在前列的排头兵。”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吕杰介绍说。 

  其中,发力民生改善方面包括8项重点任务 

  紧抓棚改旧改推进。优化完善棚改旧改政策,合理确定改造方式,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存量安置房源统筹调配,推进土地“招拍挂”安置房配建,用足用好棚改专项债,积极破解融资和房源两大难题,推广历下零散棚户区改造经验,出台二环路以内棚改攻坚实施方案,加快推动中心城未改造棚户区建设。强化分类指导,加快计划项目启动、启动项目拆迁、拆迁项目开工、开工项目建成、建成项目入住。今年全力推进51个棚改项目,新开工安置房4.44万套。 

  加快推进征收拆迁。修订完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全年征收国有土地上房屋10600户,拆除面积151.9万平方米。 

  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编制完成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申报方案,以试点为契机,建立健全市级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机制。通过盘活存量、适当新建等方式增加租赁住房房源。完善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和引导各类房源纳入平台管理。开展主城区住房租赁价格测算,探索建立住房租赁指导价格发布制度。建立住房租赁行业信用体系,规范住房租赁交易行为。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调整出台租赁住房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范围,提高保障标准,优化审核程序,鼓励住房困难家庭通过市场渠道解决住房问题,全年发放租赁补贴4010户以上。做好公租房实物需求调研,多渠道筹集房源,建立常态化申请机制,逐步对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推进人才安居工作,力争筹集3000套人才公寓,先行开展高校毕业生租赁补贴发放。开展共有产权住房试点研究。 

  推进老旧小区整治。结合拆违拆临、杆线整治等行动,整治改造358个、约721万平方米、9.5万户的老旧住宅小区。 

  推进老楼加装电梯。制定电梯加装技术标准,简化、完善手续办理,落实议事制度,积极化解业主矛盾,探索以租代建新模式,年内开工建设200部电梯。 

  提升物业管理水平。推进四级物业管理体制落实,探索建立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与物业管理相融合的“红色物业”管理模式。 

  推进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加强综合协调与政策配套,强化主管部门担当,全年争取解决100个城市建设历史遗留问题项目,完成全市约3成存量。 

  发力产业发展方面包括2项重点任务 

  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住不炒”定位,落实城市主体责任,编制2019年至2022年住房发展规划,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出台“一城一策”调控方案,建立“供需平衡、库存合理、价格平稳”的市场运行机制,形成“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给和保障体系。 

  做大做强建筑业。鼓励引导本地企业整合资源、增资扩股,加快打造千亿级“航母”企业和“济南建造”高端品牌。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外地大型建筑企业在济“落户”,加快发展建筑业总部经济。建立完善优势骨干企业外埠施工推介机制,支持本地企业“走出去”发展。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试点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EPC)和全过程咨询服务。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400亿元、增加值870亿元,继续领跑全省。 

  发力品质提升立面包括13项重点任务 

  加强供热燃气保障。制定完善近期热源规划建设方案,加快唐冶、西客站等热源厂扩建,充分挖掘既有集中供热设施与管网潜力,因地制宜建设分布式新能源供热项目,弥补城区集中供热热源缺口,提高供热保障能力。 

  推进基础教育设施建设。严格落实《中心城基础教育设施三年建设规划》,强化督促协调,推进中心城区111所学校开工、建设。 

  推进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加强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政策宣传,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指导区县加快项目审批。 

  推进特色街区建设。做好“1+5”特色街区综合更新后续工作,全面完成黑西路趵北路特色街区更新二期工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制定无障碍设施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编制指导手册。 

  开展道路杆件标识整治提升。出台《道路杆件标识整治技术导则》,制定三年整治行动方案,精心打造黑西路、趵北路、经十路、旅游路、纬二路、舜华路等样板路。 

  开展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利用。结合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序推进历史建筑产权回购及保护利用。 

  提升勘察设计水平。开放市场,鼓励海内外顶尖设计机构与本土院所协同设计,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泉城特色提升建筑设计品质。 

  提高工地管理水平。推行绿色施工、物业化管理模式;提升工地围挡,打造靓丽的城市风景线;推进裸土绿化和“撤网覆绿”,打造花园式标杆工地。 

  强化扬尘治理。在工地管理督查检查、科技治尘、标准提升、处罚问责上全面加力。对黑榜工地、黑渣土车零容忍、严处罚,坚决落实媒体曝光、动态管理、一票否决、清出市场等七项规定,力保空气PM10指数不增、排名稳中有升。 

  加强地下管线管理。制定地下管线管理办法和管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地下管线档案追缴,提升城市地下管线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应急防灾、信息平台建设及应用。 

  规范基础设施建设。出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意见,理顺路、水、电、暖、气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加强城建资金管控。优化城建预算编制和实施,保重点、保民生。强化城市维护建设项目全过程绩效评审,开展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双监控”,确保资金效能。做好新规下配套费征收、追缴。 

  发力安全质量方面包括3项重点任务 

  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推开“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规模以上施工企业“双重预防体系”有效运行。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治理提升行动。严把竣工验收质量监督关,督促工程参建各方履行分户验收责任。推行住宅“两书一码”(《住宅使用说明书》《住宅质量保证书》和微信二维码)。全面落实质量和安全管理两个“十不准”规定,对违规行为处罚精准到位。 

  深化燃气安全治理。提请《济南市燃气管理条例》立法,研究制定加强餐饮场所燃气使用安全管理的配套政策。 

  抓好直管公房维修防汛。开展直管公房安全普查,制定房屋维修计划,抓紧推进汛前抢修和防汛准备,确保直管公房汛期安全。 

  发力环境营造包括6项重点任务 

  推进审批改革。制订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方案。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化,材料和流程标准化。 

  推进权力下放。做好对区县承接权力下放的指导、支持,建立健全“事权、人权、财权”对等保障机制。 

  改进监管方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式,加强企业资质、人员资格批后动态核查,引入第三方辅助监管服务,完善信用体系,建立“诚信规范、审批高效、监管完善”的市场监管模式。 

  优化项目服务。主动对接、上门服务重点项目、实体经济项目,优化提升容缺预审、先行进场招标、跟进质量监督、建成即使用等服务措施,实行包容监管、审慎处罚。 

  优化水气暖报装。建设水气暖报装与服务监管平台,实现水气暖报装数据共享、业务通办,打造“一站式”“零跑腿”报装服务。 

  提升清洁供暖。优化实施全市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坚持“以气定量、以电定量”“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原则,积极争取提高农村清洁取暖补贴额度,因地制宜发展空气源、地源、生物质等新能源供热方式。全年城区(县城)新增清洁取暖面积650万平方米。 

  发力乡村振兴方面包括5项重点任务 

  推进新型城镇化。扎实推动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协调推动户籍、土地、资金、产业等政策举措,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产业协同发展、设施互联互通、服务均等同质。 

  推进小城镇建设。高质量推进1个新生小城市、2个重点示范镇、12个特色小镇培育试点和创建。统筹推进县域村镇建设,加强小城镇建设管理,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推进美丽村居试点。结合美丽乡村齐鲁样板示范村建设,推进13个美丽村居试点创建,提升农房建设设计和服务管理水平。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提升。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改造农村贫困户危房800余户,完成全部涉农街道约5.1万户农厕改造,建设改造农村公厕440余座。全面开展农村改厕排查整改,做到台账清晰、质量过关、数量达标,加快建立维修服务、清运服务、利用处理三项制度。 

  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建立健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管理机制,尽快形成省、市、区县、镇、村五级保护开发管理体系。结合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有序推进古村整体保护开发。 

  发力科技创新方面包括6项重点任务 

  打造智慧住建。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住房建设深度融合为方向,以建成国家新型智慧住建标杆城市为目标,整合现有25个信息管理系统,实施“1134”新型智慧住建建设,建成一个大数据中心、“一张图”管理系统,打造综合监管与指挥调度、业务协同综合办公、“互联网+政务服务”三个基础服务平台,形成行业企业及从业人员基础信息管理、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综合信用管理、事中事后监管综合管理四个综合业务支撑系统,实现住建工作全覆盖、数据全共享、业务全协同、服务全上网、办公移动化。 

  打造高水平微信公众服务。开通济南住建微信公众号,让住建服务“触手可及”。 

  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全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48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比例不低于30% 

  加快绿色建筑发展。鼓励发展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绿色建材,培育壮大绿色建材产业。建筑工程全面推广绿色施工,列为评优、评奖及示范立项的必要条件和企业资质、信用评定的重要参考。加强高层建筑太阳能一体化应用,推广太阳能建筑应用面积900万平方米以上。加强建设项目“两证一书”海绵城市指标把关落实。 

  推进建筑节能改造。实施550万平方米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确保到年底完成32000万平方米改造任务。完成100万平方米公共节能改造。稳步推进农村房屋保温改造试点示范,实施110万平方米农村房屋节能改造。 

  提升建设科技发展。围绕建筑施工、扬尘治理、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物业管理等领域加强科技管理,开展新技术应用示范活动,加快科技成果推广。 (新锐大众)

责任编辑:编辑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