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首页 > 全景山东 > 时政 > 正文

释放金融活力 助推乡村振兴 市政协聚焦金融助农开展现场商量

2020-09-22 09:50:00 来源:济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我们想扩大养殖螃蟹的规模,带动更多村民致富,但资金方面还有几十万元的缺口。”昨天上午11时许,在吴家堡街道席庄村稻田旁的长亭下,数十人围坐在一起,就农业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金融问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这是市政协组织“商量”调研组以“金融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为主题开展现场商量的一幕。

  昨天,市政协“商量”调研组来到槐荫区,先后在常旗屯村共享农场体验蔬菜采摘,到席庄村了解稻蟹混养,赴山东鲁味斋食品有限公司了解扒蹄加工过程。在深入调研中,大家了解了涉农企业、合作社等在融资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诉求。

  常旗屯村紧邻济西湿地公园、小清河源头,拥有耕地面积200亩,坑塘面积650亩。该村属于近郊农村,市区居民对于旅游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迅速提高,是其开展乡村旅游的内生动力,也是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客源基础。今年,经该村“两委”商议,在村民同意的情况下,开展共享农场项目建设。

  “这一块地有多大面积?每块地能租多少钱?”“每块地面积30平方米,如果自己耕种的话租金900元,托管给工作人员管理的价格是1980元。这边一共50多亩,共分了150多块地,大部分都租出去了。像豆角、西红柿、辣椒、白菜等蔬菜都能种,每逢节假日过来的人很多。”在共享农场里,政协委员在与工作人员的一问一答中,充分了解了共享农场的运作模式。

  “你们现在产业发展是否面临着资金问题?”政协委员接着询问道。

  “经营这个农场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常旗屯村党支部书记刘华丽表示,目前该农场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其中包括她和村委会主任共同垫付的资金。如今,她想建设农场二期工程,带领更多村民做大做强产业,但目前至少有100万元的资金缺口,制约了发展。

  而席庄村同样面临类似的困境。该村位于济南市槐荫区西北部,北靠黄河,南望双龙湾,充分用好资源禀赋,以特色水稻种植、稻虾稻蟹混养、油菜花观赏为主,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和休闲度假服务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想扩大螃蟹养殖面积,面临着几十万元的资金缺口问题。”槐荫区吴家堡街道席庄村村委会主任刘建波表示,目前该村充分利用稻田资源,将水稻种植与河蟹养殖有机结合,达到了“一水多用、一田多收、一举多赢”的目的。“每亩稻田每年能养殖300斤左右螃蟹,按照目前的价格对外出售,每亩光螃蟹可卖到近3万元。”刘建波说,如今他想扩大养殖面积,资金是障碍之一。

  听了大家的诉求后,农业银行济南分行三农对公业务部经理李欣表示,农行目前正在全省广泛推广“强村贷”,这是专门向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放的用于生产经营的专项贷款产品。该产品采用“政府推荐+农担担保+农行贷款”的模式,突破了原先合作社准入门槛高、成立时间要求长、用款周期短、需要抵押等瓶颈,并且综合年利率不足百分之二,可以为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金融难题尽一份力。(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王丽雪
分享到:
新闻关键词:农场养殖螃蟹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