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济南频道 > 时政 > 正文

中德大会召开前夕探访中德企业合作区 看,产业新城拔地而起

2020-11-13 13:19:00 来源:济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中德大会召开前夕探访中德企业合作区 看,产业新城拔地而起

  中德企业合作区

  自首届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大会2015年启幕以来,济南市的对德交流合作日益密切。2017年,经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济南高新区设立“中德企业合作区”,这是中国长江以北首家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也是山东省实施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战略的重要支撑,肩负着济南市外向型经济窗口、制造业国际合作桥头堡的光荣使命。

  几年来,一批德国工业4.0的标杆企业落户合作区。2019年召开的第五届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大会上,还举办了“中欧装备制造小镇”的建设启动仪式。而今,飞速发展的中德企业合作区已成为济南展示对外开放形象的窗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德国乃至欧洲客商来此投资。值此第六届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大会开幕前夕,记者前往中德企业合作区,寻找德国元素,考察“中欧装备制造小镇”的建设进展。

  连天接地 通江达海地理区位得天独厚

  中德企业合作区是黄河生态走廊与京沪经济动脉、黄河文化纽带与中华文化枢轴的交汇点。这里“连天接地、通江达海”,园区南邻“黄金水道”济南小清河码头,西接遥墙国际机场,紧靠济青、青银、京沪、东绕城四条高速公路和济青高铁、胶济铁路,国际空港、国家铁路一类口岸、中欧班列集结于此。这里,城市轻轨穿园而过,形成“空、铁、公、河、地”五层全方位综合性立体交通体系,与临空经济区功能优势交汇叠加,地理区位得天独厚。

  中德企业合作区借黄河战略破题起势、加速发力。合作区的腾飞适应了济南城市发展由空间拓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内在需求,为形成“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发挥带动作用,展现区域担当。

  集成电路和高端装备产业为主导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群星闪耀

  目前,中德企业合作区在德国、芬兰、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均设有驻外代表处或招商联络处。园区打造适合德企的“双元制”人才培训体系,深化“名校+名企”合作模式,建立中德学院,为企业提供更多优质人力资源。同时,搭建欧洲标准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为外资企业保驾护航。

中德大会召开前夕探访中德企业合作区 看,产业新城拔地而起

  博世马勒公司外景

  借势山东高速齐鲁号中欧班列逐步发展壮大契机,全面推动“高端制造+现代物流”跨界融合,以物流带动两地贸易和产业合作;建立更加完备的双向交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海外办公室、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离岸科创中心等窗口,搭建“德国制造+中国制造”的合作交流平台,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德国企业、技术“引进来”架设桥梁,共同推动中德制造产业合作;发挥中德协会、前驻德大使等关键节点作用,延伸触角、深挖资源,获取更多对德合作、双向多领域交流的信息和渠道。

  随着合作区国际“朋友圈”的不断扩大,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不断提高,实现了从接触世界到被世界接纳的华丽转身。片区入驻企业达1000余家,聚集一大批新技术、新产业——世界500强企业9家、中国500强企业16家、外资企业53家。其中,拥有涡轮增压全球最顶尖技术的博马科技涡轮轴工厂和“亩产英雄”德国汉格斯特滤清器工厂,都在一年内实现从签约到投产,不断刷新济南速度。德国博世、福士、大陆等制造业企业,美国安博、新加坡普洛斯等物流企业纷纷落成投产,加快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速度,带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引领了更多外资优质企业的入驻。

  特色小镇聚焦国际合作成为城乡融合发展新示范

  中德企业合作区还是产城融合新标杆。合作区的“园中镇”——中欧装备制造小镇位于园区5.5平方公里的核心区,是全国首批特色小镇中唯一全新建设、唯一突出装备制造产业、唯一聚焦国际合作的特色小镇。

  小镇集产业、城市、科技、文化、旅游于一身,完美融合欧洲元素与中国文化,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小镇聚焦航空产业、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主导产业,打造研发中心和制造中心“双中心模式”,形成半导体及电子信息、机器人及智能设备、汽车制造、轨道交通、航空、精密机械、激光数控、电子商务及供应链管理等产业集群。围绕文化、生态和康养济南建设,小镇还将打造“稼轩文旅城”,推出全国首个诗词文化旅游项目,实现文旅、生态、生活的有机融合、协同发展。一个宜业、宜居、宜游的绿色产业生态小镇将成为承载梦想的新家园,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示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载体开放带来进步,合作才能共赢。未来,合作区将继续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战略为驱动,积极为济南走向世界搭建桥梁,为世界关注济南提供亮点。(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