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一个老旧小区蝶变的“美丽密码”——青岛西海岸新区辛安街道铁路小区垃圾分类纪实
鲁网8月5日讯 2023年5月,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青岛举办,青岛西海岸新区辛安街道铁路小区作为唯一的老旧小区观摩点,向全国分享了垃圾分类做法经验。今年7月,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栏目以《山东青岛:垃圾分类的新探索》为题目,再度报道了铁路小区垃圾分类的新探索。时隔一年,铁路小区有哪些新变化新成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进入铁路小区,各种鲜花绿植生机勃勃,环境整洁优美,很难让人想到,眼前这座花园式小区曾经以脏乱差闻名。铁路小区建成于1992年,共有住宅楼20栋,曾是黄岛铁路系统职工生活区。由于建成年代较早,基础配套设施薄弱,以前的小区环境卫生问题突出。为了改变铁路小区的面貌,辛安街道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投资对小区进行环境整治,指导铁路小区以垃圾分类为切入点,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居民自治“四大工程”,通过党员带头干、业委会主动干、居民发动干,形成垃圾分类“同心圆”;发挥群众创新创造性、社会组织积极性、志愿力量能动性,集思广益、开门决策,使“同心倡树文明新风、携手共建和谐家园”在小区蔚然成风。
在铁路小区,志愿者创作的垃圾分类宣传墙画随处可见,使垃圾分类的知识和理念深入人心。铁路小区居民自发利用废铁环、塑料管、汽油桶等物品,打造了功能齐备的“简约版”垃圾分类收集房,通过给垃圾桶盖加装滑轮拉手、对有害垃圾桶盖“加锁、开窗”等小技巧,用“小投入”取得“大成效”,实现废弃物品的循环利用,由原来的“要我分”变为现在的“我要分”。铁路小区因地制宜改造撤桶并点后的“空地”,按照“大综合、一体化”布局建设“栖心亭”,实现空地有效利用与改善小区环境、满足休闲需求、方便群众议事的“治理共赢”;因时制宜创新“垃圾分类网络指导员”模式,在每处投放点增配1台高清语音监控摄像头,将终端接入物业监控室,居民遇到拿不准的情况,通过喊话就能寻求指导,实现居民分类投放“一网统管、全程留痕、精准溯源”,垃圾分类更加精准、高效、智能化。铁路小区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作用,编写垃圾分类顺口溜、三句半,编排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小品小戏,在日常活动中寓教于乐,引导居民群众移风易俗,推动垃圾分类从“共识”走向“落实”。坚持垃圾分类从孩子抓起,指导小区幼儿园设置《垃圾分类拍手歌》《垃圾去哪了》等特色课程,开展“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
为了使垃圾分类形成长效机制,铁路小区把居民、商户必须支持垃圾分类写进小区管理规约,住户和商户都签订了《垃圾分类承诺书》。小区设立“红黑榜”“点赞榜”“加油榜”,把垃圾分类成效与车辆进入小区、发放福利待遇等挂钩,实现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均达100%,准确投放率达92%以上,“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新时尚。铁路小区居民杜先生说:“环境好了,生活舒适了,大家都从小区这种变化,切实地感受到了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参与的积极性自然而然更高了。”铁路小区先后获评西海岸新区生活垃圾分类先进单位、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五星”小区。
通过垃圾分类引发的一系列“蝴蝶效应”,使老旧的铁路小区焕发出崭新的生机:房屋从空房率40%转变为租住率98%。小区形成“遇事商量着办,人人讲文明讲奉献,邻里商户互帮互助”的社会风气。曾经的“脏乱差”小区成为群众点赞的“好小区”,小区环境更优美、治理更有效、群众更幸福,吸引了《南来北往》电视剧组到小区拍摄取景。
垃圾分类工作已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西海岸新区辛安街道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积极探索垃圾分类长效运营机制,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持续提高辖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努力营造“垃圾分类新时尚,美好家园大家享”的浓厚氛围。健全完善以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社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和协商议事平台为主要内容的“两红一委一平台”社区物业协调共治机制,共同打造物业服务优良、环境美好宜居、群众安定和谐的“幸福家园”。(通讯员 刘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