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结合”赋能 提升执法质量
鲁网8月7日讯 今年以来,按照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及贯彻落实《青岛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条例》要求,青岛市城市管理局把群众诉求“打开来分析”,明确执法业务短板弱项,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印发实施《2024年—2025年青岛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培训方案》,明确以“两库一基地”(讲师库、课程库、现场实训基地)建设为中心,通过导师带徒、执法沙龙、线上学习、专项培训等多种途径,建设涵盖基础法律知识、执法专业知识、现场执法实务、适应当前执法改革现状的培训体系,推进城管综合执法高质量发展,聚力建设“群众满意的城市管理”。目前,已完成全员轮训,累计开展71学时培训,提前完成60学时年度目标。执法人员执法素养、专业能力和办案水平显著提升。今年以来,全系统办理城市管理领域行政处罚案件同比提升38.54%;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受理城管综合执法领域群众诉求同比下降43.61%,满意率同比提升5.51%,解决率同比提升13.44%。
“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执法培训“双引擎”
充分发挥线上培训灵活性高、可重复性及线下培训互动性强、直观性好的双重优势,推动执法培训工作全面发展。线上按照省、市部署,组织完成“山东省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学习云平台”35学时培训,同时利用青岛干部网络学院丰富课程资源,开设“青岛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专题培训班”,精选法律法规解读、执法纠纷解决等课程,组织全系统完成21学时全员轮训,全方位提升执法队伍法治素养。线下结合《青岛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条例》宣传贯彻,通过集中学习、专题授课等形式开展培训60余次,培训人员3000余人,完成5轮次市级全领域执法业务全员培训,聚力打造一专多能的执法人才;推广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及平度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队列训练经验,在全系统内实施队列训练“每周一练”,培养纪律规矩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升规范执法水平。
“专家+骨干”相结合,实现培训质效“双优化”
将专家智慧和骨干经验相融合,实现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的双重优化提升。以行业学者、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等专家学者,以及市区(市)两级执法骨干为核心,选拔出一批政治素质高、理论功底厚、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多、授课水平高的讲师队伍,讲授范围涵盖政治理论知识、基础公共法律知识、行业领域业务知识等,建立“党建+法规+业务”全方位、全领域的城管综合执法讲师库,目前成员已达17人,成为日常培训的主要师资力量。同时,录制讲师库讲师授课过程等视频课程,通过刻录光盘或线上存储等方式,供执法人员随时、随地学习专业化的行业执法知识,逐步积累长效化、优质化的培训课程资源,目前已录制相关视频课程8个。
“指导+监督”相结合,树牢文明规范“双导向”
同步强化法制指导和执法监督,确保执法程序合法正当、执法过程公平公正,为城管综合执法工作树立文明规范正确导向。一方面加大指导力度。制定现场执法指引,明晰5项30个现场执法程序及规范用语,明确6类16个现场突发场景处置预案,为文明规范执法建立科学标准;出台协管人员管理规定,规范协管人员日常管理、业务培训和监督考核等工作运行,优化协管队伍管理机制;发布典型指导案例4期28个,分析基本案情、明确法律适用、提炼执法要点,厘清同领域、同类型疑难复杂问题执法思路;梳理出市级审批涉及行政处罚事项及企业、工程目录,高频执法事项“四张清单”,明确市级执法力量下沉“干什么,怎么干”。另一方面拓宽监督方式。严格审核案件,依托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搭建新执法办案系统,将10余个办案环节全部电子化、流程化,自动生成20余个执法文书,全程线上审批和用印,一般案件办理时效缩短30%以上,实现案件办理全过程监督和可回溯管理;切实发挥公职律师、专业律师监督把关作用,参与案件审查、疑难问题研究、评估拟出台文件法律风险等110余件次,执法难、执行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今年以来,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受理城管综合执法领域不文明不规范执法等群众诉求同比减少52.83%。
下一步,市城市管理局将锚定建设“群众满意的城市管理”核心目标,持续健全完善执法培训体系,提升执法质量。重点组织开展现场执法培训,建设现场实训基地,通过现场讲解、模拟执法、以干代训等方式,在培训过程中现场参观执法场景、现场讲解执法重点、现场演示执法过程,让参训人员直观感受和理解行业执法内容,大力提高执法实操能力。同时,依托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城管综合执法学习培训系统,将队伍建设、队列动作讲解、现场执法等过程视频纳入课程库,持续丰富课程资源,打造具有青岛特色、城管专业且权威全面的学习培训平台。(通讯员 王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