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荣成的“四榜共进”

2019-11-01 07:04: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1月1日讯 日前,《人民日报》发布了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报告,依据新发展理念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体系从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和新型城镇化质量五个维度,系统、全面显示我国中小城市发展状况。

  研究报告显示,荣成市成功进入“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2019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四个榜单,成为省内少有的“四榜共进”城市,且均位列全国前列,省内“三甲”。

  近年来,荣成市统筹推进智慧城市、文明城市、信用城市、生态城市和旅游城市建设,以争当全省县域践行新发展理念排头兵为目标,加快建设“自由呼吸·自在荣成”,在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荣成海滨公园(斜口岛段)

    全面起势

  88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

  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报告显示,荣成市成功进入“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第16、省内第2)、“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第14、省内第2)、“2019年度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第23、省内第3)、“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全国第26、省内第2)四个榜单,成为省内少有的“四榜共进”城市。

  据了解,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研究指标体系立足践行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从现代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和政府服务效率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记者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到,自2016年以来,荣成市已连续四年进入百强县综合实力榜,区域经济持续保持高质量成长。

  据《2019年荣成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8年荣成市完成生产总值1211亿元,增长6.3%。全市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88家,税收过千万元企业59家,三次产业比预计调整到9.2:43.2:47.6,高新技术企业由34家增加到50家,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

  此外,荣成市在全省率先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26个部门196项行政审批事项集中统一办理,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

  在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荣成市分别同比增长7.4%和7.6%,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全省较低水平,环境空气质量全省领先,跻身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名,荣膺2018中国县级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一核心四基地”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作为全省“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荣成市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突破口,从载体建设、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政策扶植四个方面发力,加快打造“一核心四基地”,努力把现代服务业打造成区域高质量突破式发展的“新引擎”。

  据了解,今年以来,荣成市在全域旅游、跨境电商、养老服务、健康产业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发展亮点频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GDP的贡献率不断提升。今年二季度,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实现335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达到48.9个百分点。

  “一核心四基地”是荣成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框架。一核心,即以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四基地即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现代健康产业基地、东北亚物流节点城市、服务贸易重点城区四大服务业特色基地。

  据悉,今年以来,围绕“一核心四基地”建设,荣成市市各级持续创新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优化服务业布局,以一个个服务业大项目为支撑,持续推动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在服务产业培植方面,荣成市有关部门积极向上对接,在项目审批立项、扶持资金争取、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更好地发挥政策和无偿资金的杠杆作用。

  据了解,今年来,荣成市先后通过争取国家、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统筹上报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康派斯新能源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房车家园房车专用零部件公共服务平台等服务业优势项目,进一步推进服务业新旧动能转换、高端人才引进等工作顺利开展,引导社会资金进一步向服务业领域流动。

  对列入省重点服务业园区的三个载体项目,荣成市有关部门实施季调度,部门和区镇(街道)提供点对点服务,持续推进项目进展。截至6月底,石岛冷链物流产业园实现营业收入170亿元,实现利税1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7.3%。

  “两山论”的“荣成答案”

  2015年,荣成市提出打造“自由呼吸·自在荣成”,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与荣成发展紧密结合,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让好空气、好环境、好生态成为荣成最鲜明的城市特质和最强竞争力。

  多年来,荣成市各级部门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毫不动摇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空气质量持续在全省领先、生态文明建设经验获得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彰、荣获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海洋食品名城……荣成市委市政府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脚为生动实践,为“两山论”贡献出了“荣成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立柱架梁至关重要。2015年,荣成市提出了打造“自由呼吸·自在荣成”,率先从生态文明建设破题,实施大气、水系、土壤、海洋等14个领域的环保综合整治行动;2017年,出台《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大气、水、自然保护区、特色行业、环境执法监管五大领域48项攻坚任务;2018年,确定集中开展大气、水、土壤、生态系统四大领域整治攻坚,搭起生态文明制度“四梁八柱”。

  眼下,秋高气爽,晴空万里,大朵大朵的白云点缀在湛蓝的天空,“荣成蓝”刷爆了人们的朋友圈。这得益于近年来荣成市铁腕治污,连续开展燃煤电厂、分散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工业企业有机废气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改造或淘汰燃煤锅炉,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年全省第一,“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保持在330天以上。

  干制海产品、鱼粉加工是荣成市的传统产业,也是沿海居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污染较重。面对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荣成市委、市政府提出减产能和严执法“两手抓”的整治思路,在取缔关停、企业兼并上持续用力,大幅度压减鱼粉企业数量。投资1.5亿元建设符合环保标准的先进生产线,统一进行污水处理,引导干海产品经营业户搬迁入厂,结束露天晾晒历史,既维护了生态环境,也保障了企业和群众的利益。

  荣成滨海国际马拉松、歌尔杯国际航模赛、全国青少年帆板锦标赛等一项项高级别行业赛事落户荣成,彰显当地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如今,良好的生态已成为荣成响亮的“城市名片”,深度融入了经济建设、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据山东商报)

责任编辑: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