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在粮田上的小康路

2020-07-02 06:55: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7月2日讯 肥城有“自古文明膏腴地,齐鲁必争汶阳田”之美誉。2013年汪西军联合村里的父老乡亲成立了地龙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1040亩,托管2.4万亩,成为当地有名的“粮大王”,“我们现在有一个新目标,就是要明年创造小麦亩产全国最高产量。”

  如今,在汪西军的合作社里光大型机械设备的投入就有1000多万元,165台机械设备中一部分还是进口货,通过规模经营,科学管理,粮食增产又增值,目前合作社年纯收入都在200万元以上,社员每年通过分红增收不低于3000元。

走进肥城市地龙农机合作社的农机装备库,三百多平方米的仓库里面停满了琳琅满目的农业机械。这些机械都价值不菲。

  “一条龙”农机作业

  走进泰安肥城市地龙农机合作社的农机装备库,三百多平方米的仓库里面停满了琳琅满目的农业机械。拖拉机、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秸秆捡拾打捆机、旋耕机、精量播种机等农机装备整齐地陈列在两旁,与普通农用机械不同的是,所有的设备都异常的“高大”,场面十分壮观。“我这两台拖拉机一百多万。” 肥城市地龙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肥城市安驾庄镇蔡家颜子村村主任汪西军拍着身后从德国进口的拖拉机说。

  肥城市安驾庄镇蔡家颜子村是北方最普通不过的小村庄,在黄土地里中粮“刨食”,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村里的年轻人都走了出去,原本赖以为生的田地有不少被撂了荒。

  汪沛芝是村里的“粮地大户”,老两口有近二十亩地,女儿外嫁,两人身体又不好,请人来种地成本太高,又不合算,在2012年,家里的地就被撂荒了。这时候一直在外的汪西军注意到这种现象,汪西军在城市干工程多年,带着经验、资金和满腔抱负,回到家乡任村主任。

  面对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窘境,他说服乡亲们带资带地入股,搞农机服务合作社,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我就跟大伙说,赔了算我的,挣钱了大家分。”合作社社员以土地、农业机械和资金折股入社,年终结算分红,合作社对生产资料进行统一经营管理。

  地龙农机合作社成立后依靠水利设施和机械化水平较高的优势,运用高效作业技术工艺,通过采取粮食耕、耙、播、植保等机械化生产模式,可节约土地面积14%—20%,节水60%以上,不仅增加了粮食产量,而且通过统一采购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节省成本。

  合作社的一位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合作社通过统一采购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统一使用机械,每亩可节约成本200元。土地流转后在合作社统一经营下比分散经营每年每亩可增产180斤,按市价折算,每亩可为农户增加200元收入。而社员在获得稳定入股分红的同时还可以外出务工,每年可增收5万元以上,经济收入相当可观。”

  “职业农民”

  “以前5亩地,一年四季不停忙,力没少出,成效却不大。”汪西军谈起以前的蛮干颇有一番感慨。好在搭乘土地流转的春风,他尝试规模发展,“机械运作,再多的地片也不嫌累,每亩地增产小麦100斤、玉米200斤。产量大销量大,收入连年攀升。”汪西军说。

  结合机械数量多、机具集成配套、生产规模大等优势,合作社通过推行“订单作业”“土地托管”等作业服务模式,可以为全村及周边地区农业生产提供高标准全程社会化服务。“也就是说,我们合作社不仅为自己的土地服务,也对外为大家服务,你的地,合作社的‘职业农民’为你种,能降低成本,也能解放劳动力。”

  “‘山农糯麦1号’实打亩产694.96公斤,创全国特殊用途小麦单产最高纪录”,汪西军骄傲地指着身前的麦地说,“就是出自我们合作社的地,我们现在有一个新目标,就是要明年创造小麦亩产全国最高产量。”

  说起“山农糯麦1号”,汪西军笑着说,产量高也是得益于合作社的规模经营、科学管理,“没想到产量这么高,关键是这个麦子,咱是订单种植,有市场,比普通麦子贵了1毛多,这个效益不是一般得好。”

  作为全国优质小麦核心产区,山东研发出山农、济麦、糯麦等系列优质小麦新品种,今年新品种种植面积达到680万亩,也给下游小麦加工企业的产业链延伸加了把劲。

  日前,省农业农村厅与科技厅联合起草《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围绕强筋、中强筋、绿色健康、特色营养四大系列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争取到2025年全省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2000万亩。

  石磨面粉精研细磨

  走进地龙农机合作社石磨面粉深加工生产车间,浓郁的麦香扑面而来。车间内,六组采用科学勾槽的石质磨盘在旋转电机的带动下匀速运转,将小麦原粮脱皮留芯、研磨成粉。麦芯粉依托风吸技术,通过不锈钢管道进入刷麸机组实施分级筛选,分级筛选后,细麸杂质、研磨精粉实现完全剥离、按类分装。

  整个生产流程严格遵循去石去杂、润麦洗麦、剥皮留芯、精研细磨、分级出粉、包装入库等环节,确保面粉生产高质高效。

  “我们这个石磨面粉加工生产线最大的特点就是精研细磨。仅小麦清洗这一项就有吸铁、去石、纯净水清选等十几道工序。在制粉环节,充分发挥机头、石磨两种设备的功能,实现了皮芯分开、去皮磨芯。经过石磨加工出来的面粉品质好、麦香浓、口感佳、附加值高,深受市场青睐。”机组技术工程师谷传厚介绍说。

  为了延长产业链,增加效益,合作社通过多方筹措投资351万元购置的高档6FTSM-8型石磨等级面粉加工生产线成套设备,建成450平方米加工车间,并迅速投入运营, 2017年创出了“熙运来”“地龙”等品牌。“供不应求,收益较原粮零售收入提升了三倍以上。” 汪西军说。

  蔡家颜子村有5户17人被定为贫困户。地龙农机合作社为每个贫困户免费赠送1万元的干股,年底享受分红。合作社为解决贫困户“吃饭”问题,坚持每个月免费为他们送去2-3袋面粉。“我还会去合作社打工,每个小时5块钱,去年赚了5000多元。”贫困户刘广友说。(据山东商报)

责任编辑:王迎
新闻关键词:播种在粮田上的小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