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集美食里的“浮世绘”

2020-07-05 07:1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7月5日讯 家乡味,时间长了吃不着,心里总是想得慌。无论脚步走多远,脑海中故乡的味道,总是熟悉和顽固。也许是路边偶然钻入鼻子的香气,又或者只是简单的“家乡美食”四个字,总能轻易将思绪拉回那个熟悉的角落,想起那不大的店面和操着乡音的老板。

  在山东枣庄,大肉手擀面、羊肉汤、菜煎饼是家乡美食的代表,尤其是用紧实的小公鸡肉炒的辣子鸡,家家都喜欢吃。这些美食以小店、手推车或者一口油锅为土壤,自由生长在枣庄的不同角落。

  在快手搜“枣庄美食”,“神探敏【美食故事】”榜上有名。自2019年8月以来,账号主人王高升在快手分享了130多种家乡味道,收获了22.7万粉丝。“探访人间烟火,分享美食故事”,作为土生土长的枣庄人,在王高升的快手里,食物背后的故事,似乎更值得咀嚼。

在山东枣庄徐庄大集,商贩们有序地整理着案台。这里,各种美食应有尽有,附近的村民们也都喜欢拖家带口的过来转一转,十分热闹。

  农家大集炊烟袅袅

  从省会济南出发,乘坐G226次高铁,1小时左右即可到达枣庄。作为鲁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枣庄常住人口约392万人,城镇化率58.8%。与林立的高楼和四车道相配套的,是繁华的商业区和同质化的现代餐饮。

  但跟随王高升的“镜头”来到距离枣庄仅50多公里的徐庄镇,看见的却是另一番景致。小时候最爱去的传统农村大集、小镇里的诱人美味和背后故事,都被王高升记录在快手里。

  身处沂蒙山区,徐庄大部分时候安静且悠闲。三面环山,一条单向的柏油路穿过平整的农田,梅花河蜿蜒而过,滋养着近五万村民。偶尔的热闹来自徐庄大集。自清朝起的300年间,徐庄大集始终延续着过去的淳朴与记忆。每逢农历初三、初八,附近的村民都会到徐庄赶集。对王高升来说,徐庄大集一直都冒着小时候的那股热乎气儿。大集设立在梅花河边平坦的空地上,从东到西延绵3里地,最多的时候有1000多个摊位,逛一圈下来少说也得个把小时。

  摊位无所谓大小,摆的是种热闹。鸡鸭鱼肉、锅碗瓢盆、服装鞋帽……100块以内就能买得双手拎不过来。老人走了几里地拎来两口锅交给补锅匠,孙子则在等待皮影戏的间隙,让“剃头挑子”给理了个发。摊贩们没有固定的摊位,而是见缝插针地支起自己的生意。大爷昨天刚摘下三斤野莓,卖完了就成为赶集的人。每逢大集,附近的村民都喜欢拖家带口来转一转,熟人见面唠唠嗑,孩子们则将这当成游乐园。

  好吃靠的是“实诚”

  卖吃食的摊位是赶集客的落脚点,也是王高升的浮世绘。祖辈传承的老手艺,做了一辈子的买卖人,那些鲜有人问起的故事,王高升喜欢听。

  一台过时的单反相机,一个收音用的“小蜜蜂”,再加一个三脚架,这就是王高升的全部装备。坐着朋友的摩托,沿着镇上溜达,不提前准备采访提纲,和哪个摊主聊全靠缘分。“问问销量、收入、爱好,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除了美食,更多关注的是故事。”

  在徐庄大集,稍大点儿的美食摊子有5个,用砖砌起的灶台,水泥板搭的桌面,两个砖摞起的石头凳子,不管日晒雨淋,摊位始终在那儿。

  75岁的大爷在徐庄大集摆了六十多年摊,“俺只卖开水,给兄弟爷们儿喝的。”喝多少倒多少,三块五块的随意给钱,手拉风箱烧旺柴火,不为别的,只图个人“说话拉呱”(方言:说话聊天)。一个茶水摊,守了六十年,因为集上比家里热闹。

  “想解馋,来哈(吃)碗猪肉汤!”一碗装满现切猪肉,热汤一浇,撒上香菜、辣椒油,配上几个刚出炉的烧饼,口福满满。 今年72岁的刘大爷,在徐庄大集卖猪肉汤已经50多年了。

  早上三点起床,下午收摊就黑天了,“两头不见太阳。”货源都来自本地,佐料就是大茴花椒,没什么秘方,靠的是实诚。生意好的时候卖上百十碗,赚得三千块钱,多了就很难了。熟练地切着猪头肉,大爷也爱聊聊年轻时当兵的事儿。“在烟台长岛,第一要塞区,高射炮兵连。当时一腔热血,可不是抱着为了吃喝去当兵的!”聊到当时的战友,大爷摆摆手,“恐怕见了面也不认得了,老了!”对于时间,大爷有自己的比喻:“你看这里有点灰,弹跑了,这一生就完了,不敢想,太快了,给什么就过什么吧!”

  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同样弹指一挥间,15岁开始打铁的大爷今年已经64岁。儿女都长大成人,各有各的工作,三辈子祖传的打铁技艺也面临着失传,“毕竟是干服务业,乡亲们还是会需要我。”

  铁匠摊位旁,卖咸菜的大妈总是乐呵呵的。年轻时建筑队不招女工,该为儿女交学费又没钱,大妈只好做咸菜卖。“俺啥字不认,三加个俩不知道是几。”不会算账,收多少钱顾客帮忙算,就这样数十年,养活四个孩子,并供两个上了大学。

  为了继续供养儿女,大妈的咸菜摊儿还得继续摆下去。独自出来摆摊,煎包大姐害羞内敛。从煎包还卖两分钱一个的时候,大姐就开始在徐庄大集摆摊了,到现在,一块钱可以买4个煎包。朴实,是大姐的本色。

  71万的播放量,500多条评论,在屏幕的另一端,外焦里嫩的煎包勾起了很多人的回忆,“小时候和妹妹为了争煎包还打架呢”“地锅烧柴火,小时候的味道”……还有很多人琢磨着“到那儿去尝尝”,也有老铁预言:“大妈要火”“您就等着乐吧”……

  最生动的是那股热乎气儿

  乐的不仅是煎包大姐,还有举着单反相机的王高升。常有老铁在视频下方留言,“拍的真像纪录片”“你是哪个电视台的”……面对类似问题,王高升总是腼腆一笑,“不是记者,不是节目制作人,我就是一普通人。”

  一次外出寻摊的路上,朋友骑着摩托载着王高升,遇见迎面走来的卖糖葫芦的大妈,在买糖葫芦的间隙,王高升和大妈聊了起来。卖了二十多年糖葫芦,大娘供了两个大学生,二儿子在美国波士顿学院,五年间没回来过,“怎么不想,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心心念念地想。”去年为了去美国看儿子,大娘把积蓄都“折腾了”。末了,怕耽误自己卖糖葫芦,大娘没聊几句便继续上路了。 大娘的故事让王高升触动,“能感受到她的自豪和心酸。”

  视频发出后,累计播放量达528万,热度超出了王高升的预期,“这个大妈是我们迎头撞上的,也就聊了十来分钟。我拍到的摊主都是随机的,能不能火都靠缘分。”

  不是专业的媒体,“受访对象”又是第一次见,经常有老铁问:“他们会愿意和你聊吗?”“这不存在,俺们都老乡,一开口,距离就拉近咧。”在镜头面前话家常,普通人多少会有些逃避和收敛。但似乎对于这座小城镇的人来说,他们面对镜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反感,反而还会主动配合。

  “从过了年没舍得买过一回肉,来十块钱的”“那大嫂就多给你舀点儿”。小贩之间互相帮忙,开市时也会彼此送上朴素的祝福。浓厚的乡情,淳朴的民风,在徐庄,人与人的交流都冒着热乎气儿。

  更重要的是,拍快手,他们并不陌生。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没事儿就刷一刷。“我卖羊肉汤的时候,俺儿才一点点呢,这都三十七啦!”卖了三十年羊肉汤的大妈,平时爱好去广场跳舞,闲暇时候刷刷快手,自娱自乐,不给儿孙添负担。“我成天看快手,看到自己上热门了我就得给他点个赞!”

  到处都是浓浓的家乡味儿

  虽然大多数探访都很顺利,但王高升也遇到过商贩不配合的情况。

  “前期拍的时候也很顺利,但花心思剪出来后,她却让我删了。”原来,年轻女孩儿嫌王高升用单反拍的没有美颜不好看,不愿意让他发。这对刚开始拍摄的王高升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我花了近一个星期剪辑的劳动成果,却被无视了。”

  在快手开账号之前,王高升从来没有接触过拍视频。高中毕业后,王高升就开始四处打工的生活,做过销售,也修过电脑。“后来觉得一直打工不是个事儿,就想转行创业,但结果不太好。”创业失败让王高升很受打击,日子也变得拮据。

  那段时间,王高升开始玩快手,因为老婆敏敏爱做饭,王高升将快手账号命名为“厨神敏”,记录老婆做饭,偶尔也开开直播,“直播也就二三十个人,和老铁聊天就是交朋友,当时比较落寞,和老铁在直播间交流感觉特别温暖。”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收到老铁的打赏,“当时真的很困难,收到的礼物换成3个馒头钱,特别不容易。”在家休整一年后,他凑钱开了一家彩印店,生活稍微好了些,但心里还是不得劲儿。

  “我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将浪费的时间找补回来。”在王高升的心里,憋着一个梦,但这个梦具体怎么做,他也不是太清楚。喜欢短视频,喜欢美食,但没有团队,不会拍,不会剪,面对技术上的壁垒,王高升始终在犹豫。“你是唐僧,得自己先上路了,才有人陪伴你。”饭局上朋友无意间的一句话,点醒了他。

  去年8月12日,在那个夏天最热的一天,王高升将快手账号改名为“神探敏”,翻出曾经买的旧单反,出发了。

  起步总是很艰难,怀疑和受挫是常事。“经常我说要发快手,一问,店家快手粉丝比我还多。”也曾想过放弃,但总有些留言让他放不下。“十年八年没回过家了,看见这羊肉汤突然泪流满面”“我小时候,这位奶奶就在这卖羊肉汤,现在还在,有点想她”……这些评论区下方由乡愁引发的共鸣,让他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意义,“我觉得我的生命变宽了。” 两个月涨了1万粉丝,虽然缓慢,但王高升依旧硬着头皮走。

  一次王高升在拍摄夜市,烧烤店的小伙子看见拍完的素材不太满意,不愿意继续拍,这时,隔壁新搬来的新疆小伙子找到了他,说看过他视频,问他能不能拍拍自己。

  视频发出后,新疆串儿店火了,虽然是新开的店铺,但生意却超过了旁边的老店。看着那些因为自己视频慕名而来的食客,王高升觉得很自豪,“在某种程度上,我是真的帮到了那个新疆小伙,他的生活因为我变得更好了。”更重要的是,王高升更能正视自我了,过去的失败和否定在他世界中的声量逐渐弱化,他的梦正在一点点地明晰。同样都是为温饱而挣扎的普通人,他理解他们,认可他们,并且终于也有方式,去成就他们。

  “我不想红,我想他们红。”王高升的梦,是在疲惫世界里,当个英雄。(据山东商报)

责任编辑: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