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纪实报道---莒南县坊前镇大刘家岳河村第一书记徐涛:第一书记有任期 为计当为长远计
编者按:2020年,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更是夺取脱贫攻坚战役胜利的关键之年。在践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不能让一个老乡掉队”的承诺中,奋战在脱贫一线的第一书记们,一方面带领群众迎战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一方面竭尽所能地拔除多年穷根。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第一书记们呕心沥血、宵衣旰食般继续着沂蒙大地上脱贫战役的最后冲刺。
临沂市委网信办、临沂市扶贫办、平邑县委宣传部、平邑县委组织部联合鲁网临沂频道,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走进奋战在平邑脱贫一线的第一书记们,倾听来自扶贫一线的声音、透视脱贫攻坚决胜战役背后的故事。
鲁网7月27日讯 (记者 韩双玥 实习记者 赵盼盼 通讯员 吴广英 蒋乐群 张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平邑县柏林镇养泉峪村第一书记武振宇坚持生态建村,坚定做“两山”理论的践行者,深入实施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实施意见,保护好绿水青山,用好生态“聚宝盆”,发展“绿色生态+观光旅游”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助力乡村振兴。
问需于民找脱贫致富出路
2018年4月,武振宇由临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选派到柏林镇养泉峪村担任第一书记。“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山村”是武振宇对养泉峪村的第一印象,可这也让他犯了愁:做什么才能利用好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
问需于民成了武振宇的工作法宝。村民、村两委对村子发展、对驻村工作组有什么期待,经过一个月的走访,武振宇逐一进行梳理、总结。也是这一次的走访,为养泉峪村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原来,在走访中,武振宇了解到村民最关心的是“土地撂荒”的问题。随着外出人员增多、村里劳动力下降,村子里大面积的良田弃荒,不少村民种上杨树,而想种庄稼的村民因为杨树遮光,无法再播种,索性也栽上了杨树,300余亩的杨树林就这样“包围”了大半个养泉峪。
村民盼什么?盼土地能够重新被利用,种庄稼、种果树,种经济价值高的作物。
村民的期盼为武振宇提了醒,为什么不能将土地集中起来,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的产业发展呢?采取什么模式?谁来组织?和村民达成什么样的利益联结机制?怎样运转?
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面前。接下来,武振宇、村两委以及村民代表多次前往烟台、代村、九间棚等地找思路、寻经验。
“烟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启发。”回来之后,结合村实际,与村两委商议之后,决定采用长短结合、综合发展的思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灵活处置解土地流转难题
“我们的思路与目标是十分清晰的,关键就看怎么做了,”武振宇解释道,“而在第一个阶段时我们就遇到了难题。”
村民有想要把杨树砍伐掉种植新作物的意愿,但没有想过把土地集中起来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子。
“谁来伐树?伐树有没有补贴?如何最大限度保护村民利益?”武振宇向记者说起当时遇到的问题。
为了保障村民利益,武振宇牵头找了三家伐树公司。一方面,一家伐树公司可能没有充足的资金,也容易出现压价的情况;另一方面,三家一起开工能够跟上项目时间的安排。确定好了伐树公司后,武振宇又找三个负责人详谈,约定在三个月的期限内,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开工。
在武振宇的协调下,三家伐树公司不仅做到了价高速度快,而且当起了义务宣传员,鼓励村民加入合作社,推动了土地流转。
三个月的时间,村民把养泉峪村300余亩的杨树林自行砍伐售卖,将土地交给了养泉峪村集体并签订了流转合同。
面对少数存在畏难心理、对村集体没有信心或者“旁观者”心态的村民,武振宇也有办法:土地在产业园规划区域内的,可以自行找亲戚朋友调换,由村两委从中作证,签订土地合同;如果想要继续种地的,则划分专门的区域进行调换。
2019年武振宇向水利部门争取了100万元的专项资金,将附近山上的两个塘坝重新加固,清淤扩容,作为产业园基地的水源地;同时,成立农机合作社,投资20多万,购买拖拉机、三轮车、旋转犁等农具,调动村里所有能够利用的人力物力,盘活各类资源,打造农业发展的平台。
党建引领兴产业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合作社的产业优势结合起来。土地流转问题解决之后,武振宇开始琢磨利益联结机制的问题,“怎样让老百姓得到最大的实惠,这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与村两委班子商量之后,养泉峪村在体制机制上大胆突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资金由驻村工作组带来的产业资金和集体资金出,不再吸收老百姓出资。
集体运作,盈利之后50%上交村集体,40%分给土地入社的村民,剩下的10%用于合作社的运营;对入社村民实现基础保底收益800元每亩和合作社收益40%的二次分红,新增就业岗位50余个。
“2019年10月,我们开始招商引资,”武振宇向记者说,“但我们不是盲目地找,是带着目标带着项目找。”发展现代农业是养泉峪村一早定好的路子,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武振宇放弃了一些大户、客商,原因是他们不吸纳集体资金或者不想走现代农业的路子;“这些确实都不符合我们最初定下的标准。”
现代农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以及市场化运营,村集体缺钱、缺技术、缺管理、缺市场;进行市场化运作是必由之路。通过多方招商引资,最终,养泉峪村与社会工商资本共同成立了临沂养泉峪农业发展公司。公司于2020年1月成立,投资合作商持股75%,养泉峪村集体合作社持股25%;公司主要负责资金筹措、品牌打造、市场开拓、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等,合作社主要负责产业园基地的生产种植管理。
目前,项目一期已经完成。一期占地300亩,主要是苹果、樱桃农业示范园区;二期主要是生态观光旅游,近200亩,包括亲子基地、教育中心、科普长廊,生态观光旅游项目等,正在建设当中,预计2022年全部完工投入使用。
乡村振兴,产业优先。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帮衬村民搭上致富“快车”的同时,也守住了“天蓝水清”的生态红线。对养泉峪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前景,武振宇充满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