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万户看小康|东营广饶县刘集后村:走出一条革命老村的“红绿双赢”之路

2020-11-08 08:42: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广饶县大王镇刘集后村将红色资源与生态产业有机结合,走出一条——

  革命老村的“红绿双赢”之路

   

   

   

  依托红色资源,刘集后村建立起集采摘、销售、储存、观光于一体的农村产业综合体,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记者 李明 通讯员 李伟涛 报道 )

  深秋时节的周末,广饶县大王镇刘集后村村民刘国林较往日更加忙碌,30米外的刘集支部旧址游客熙熙攘攘,午饭时大多会选择到他的农家院快餐店品尝当地美食。“我们两口子守着这个快餐店,好的时候一年能挣十几万元。村民的日子和以前比,就像掉进‘蜜罐’里。”刘国林笑着说。

  刘集后村声名鹊起,因其红色历史,这里建立了全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中共刘集支部,使用和保存了全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被人们称为“红色刘集”。

  然而,这个曾被誉为“小莫斯科”的村庄,10多年前还是土房土街。“我家原先的房子是生产队盖起来的土坯房,一住就是40多年。”刘国林说,十几年前村民只能靠种小麦玉米过日子,一年下来一亩地收入六七百元,“没钱买肥料,为了多攒点土肥,家家户户的茅厕坑都多挖下去半米。”

  2000年前后,有的村民开始跟着邻近的寿光学习大棚种植,村里也鼓励他们发展新产业,帮村民跑前跑后申请贷款。很快,40多户村民建起了蔬菜大棚,一棚棚西红柿、茄子在村民的精心管护下,长势煞是喜人。

  可是菜却不好卖。“毕竟规模小,收购商不愿意来。”刘集后村党支部书记刘洪燕说,村民只能自己拉到寿光卖,拉过去价格也比当地低不少,加上路费算算不赚钱。就这样,坚持了五六年的蔬菜大棚被村民放弃了。那几年,妇女在家种地、男劳力到镇上企业打工渐渐成为常态。“没办法,那几亩地养活不了家。”刘国林就是村里最早外出打工的那批人,在橡胶厂的密炼车间干着最累的活,收入总算说得过去。

  守着“红色刘集”的丰富资源,老百姓依然住着土坯房,村“两委”着实着急。有人说,建个化工厂,来钱快,村民确实心动了。“可是老一辈留下来的绿水青山和红色资源怎么办?我们下定决心要在现有资源上做文章。”刘洪燕说。

  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好。依托红色资源,在县、镇两级政府的帮助下,村里成立了红色刘集旅游开发公司,打造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建设《共产党宣言》纪念馆, 打造红色民俗文化街,一个红色旅游乡村日渐呈现在人们眼前。

  “红色”产业打造完成,“绿色”产业也随后上马。2009年,村里瞄准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发展方向,建设了集经济、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高标准花卉产业,以此形成“红”“绿”交相辉映的产业格局。刘国林看准村里搞红色旅游的契机,将前几年打工攒下的5万多元带回家,东挪西凑后翻盖了原来的土坯房,开起了快餐店。靠着邻近支部旧址和振华学堂旧址的“地利”,前来就餐的游客越来越多。

  如今,红色刘集已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共产党宣言》纪念馆也正在加紧升级改造,村内文化广场、新能源沼气、农家电子书屋、净化饮用水、健身广场等便民设施配套不断完善,村集体收入较10年前翻了5番。去年,村党支部因地制宜,领办种植专业合作社,整合周边6个村的资源,建立集采摘、销售、储存、观光于一体的农村产业综合体,再次将红色资源与生态产业有机结合。6个村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后,不但解决了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每村每年固定分红最少5万元。

责任编辑:编辑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