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政协委员曾燕: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

2021-01-27 11:53: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月27日讯(记者 郭念礼) 食品农药残留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餐桌安全,是社会民生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1月26日,临沂市政协委员、莒南县检验检测中心主任曾燕在接受鲁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使人民群众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健康,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她建议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 

    曾燕向记者介绍,农残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产品(或食品)及环境中的微量农药,除农药本身外,也包括农药的有毒代谢物和杂质,是农药及其他相关物质的总称。农残是施药后的必然现象,但如果超过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会产生对人畜不良影响或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造成毒害的风险。因农残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更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了消极影响。 

  曾燕提出,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需要生产、加工、运输、经销等所有环节的参与者共同加入,每一环节的产品信息都要录入平台,包括农药投入品使用、生产基地环境、农产品加工、检测报告、运输方式等。主要生产基地、大型超市、农贸市场要建立农残快检室,引入快检设备,对每批次的产品进行自检,检测结果自动采集到监管平台并对外公布,对于平台上录入虚假信息的责任人,严肃追责、严加处罚。 

  曾燕表示,除了产品信息的严格把控外,对于参与全过程监督合格的食品,可予“放心食品”二维码标识。购买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该产品的全部信息,放心购买。该平台的建设,为生产经营者、监管者和消费者提供一品一码、一批一码追溯应用实现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公众参与同时,引导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建立可追溯系统,利用大数据,不断提升产品质量,获得更多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 

  与此同时,曾燕还提出确保监管工作持续常态化推进。食安监管部门进一步做好农残监督抽检工作,除了到生产基地、超市、批发市场等经营场所外,还应加大对重点场所如学校、餐饮店等地的抽检频次,多措并举共同推进食安工程向上向好。 

责任编辑:王军
新闻关键词:农药生产基地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