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爱凤:执爱笃行,她在多重身份中坚定前行

2021-05-07 09:27: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5月7日讯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一直做下去。济宁汶上县特殊教育学校高级教师任爱凤却在爱心道路上坚定的前行。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有很多“身份”,她是济宁汶上县心理学会秘书长、汶上县蓝雅社工组织服务中心理事、“携手行动”团队的发起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的志愿者、全国无偿献血金奖的获得者……每一个“身份”的背后都凝结着无限的爱心。

  视生如子  帮教特殊儿童

  1997年汶上县特殊教育学校建校后,任爱凤成为一名特教教师。由于学生存在生理心理上的缺陷,她时时刻刻面对普通学校教师想象不到的事情。有的学生入校时年龄比较小,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还经常尿床,她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洗衣服、换床单被罩,手把手教他们洗衣、铺床、叠被,教他们洗涮餐具、生活用品,慢慢地孩子们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了。在教学中,她积极探索适合特殊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

  现在她所教的班级全是智障或自闭症学生,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班级中有一个多动症的女孩,让她安静地坐一会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任爱凤根据她的情况和兴趣点制订适当的帮教方案,并结合游戏教育寓教于乐。一段时间后,女孩基本能安静坐下来上课了,还认识了很多字,坏习惯也改变了很多。有些学生因身体或其他因素不能到校学习,她和其他老师就送教上门,每次组织送教时,对非常贫困的家庭,她都尽其所能买些学习用品、衣服、油、米、面送给他们。从事特殊教育这行靠的就是爱心、耐心加恒心。

  情暖童心  关爱困境儿童

  在汶上,任爱凤组织领导的汶上县心理学会、汶上蓝雅社工开展了数百场公益活动,义务为汶上初三学生、高三学生、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进行团体或个体心理辅导。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急需社会的关爱的群体,她和机构人员跑遍了全县的15个乡镇,设立家庭教育示范基地10处,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课、团体心理游戏课326场次;开展亲职教育课、亲子教育课178场次;一对一心理服务1763次,服务覆盖6000多人次。她牺牲休息时间多次走访特困儿童的家庭,自费买油买面,买书籍、买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送给他们,引导他们积极面对困难。

  2014年暑期,她与江苏昆山的一名老师组织了20多位有爱心的年轻人去四川大凉山木里县进行了暑期支教。同年他们成立了“海子计划”,以便长期资助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自己定向捐款捐物累计12万余元。仅2020年她就资助了7名西部贫困山区的儿童,为他们缴纳学费,给他们邮寄书籍、书包、文具、衣服等,定期与他们进行生活学习上的交流和陪伴,让孩子们感受到爱与关怀。

  2018年她又发动和召集“海子计划”中的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们成立了“携手行动”团队,为事实孤儿搭建一个温暖的家园。她定期给团队成员进行专业培训,组织队员讨论在陪伴孩子们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现在她领导的“携手团队”一对一帮扶的事实孤儿已达18人。

  贡献巾帼力量  疫情无情人有情

  2020年新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大地。汶上疫情心理援助志愿团组织专业心理咨询师、社工师30多人,开通了9部热线服务电话,为有需求的市民群众提供相关的心理干预、心理辅导。任爱凤作为汶上县心理学会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更是责无旁贷,守在电话旁随时准备为前来求助的群众纾困解难。疫情期间,她陆续接到了30多人的电话咨询,对他们耐心的进行了心理疏导。

  当她看到社区门口的疫情防控值班人员不分昼夜在凛冽的寒风中守护,决心放弃与家人居家留守,来到了疫情防控第一线,并多次向社区、单位、村镇、爱心组织等捐款捐物。当她得知因疫情导致血库库存紧张急需补充后,她和儿子为爱逆行,先后8次无偿献出自己的血小板。献血是任爱凤坚持了14年的事,自2007年以来,她献血次数已达五十多次,累积量已达到21000CC ,2017年她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9年她又成为了一名“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2018年获得全国无偿献血铜奖,2019年、2020年获得全国无偿献血金奖,仅2020年她就献血小板达18次。她时刻准备着,一旦社会有需要,她会毫不犹豫地捐献自己的器官、干细胞和骨髓。

  “每次看到那些孩童的脸上绽放的笑容,想到自己的工作能帮助更多的人,我就打心底里高兴,今后,我还会在献爱心的道路上一如既往、无怨无悔地走下去,去帮助更多的人。”任爱凤坚定的说道。(通讯员 李倩 董文敬)

责任编辑:谢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