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社会实践“征途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编者按:温凉河奔流不息,见证着一座新城的崛起;《沂蒙山小调》激情传唱,吟颂着新费县新变化。自今年3月份起,在这座古老的小城中,活跃着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就是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户籍外子女”的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社会实践“征途队”,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不知疲倦的脚步,用爱心细心耐心谱写了革命老区青春助老的“费县好声音”。7月期间,征途队员们利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机会,扛起大旗再次出征,续写新的篇章。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倡导敬老爱老新风尚
仰圣社区位于“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山东费县县城西部,社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经商或外出务工。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2021年暑期“情暖夕阳,关爱老人”青春助老社会实践活动就从这里开始启航。
7月9日上午,队员们冒着大雨来到社区,通过集中宣讲、游戏互动、张贴海报、入户宣传等形式科普老年健康知识,让更多的子女时刻关注身边老人的心理健康,让健康养老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在社区文体活动中心,一群“会玩儿”的年轻人正带着一群上了岁数的“爷爷奶奶”排练戏剧,大家戴着假发,做着夸张的动作,现场氛围轻松而欢快。在社区大街小巷,随处都能看到队员们入户调查的身影。细心的队员们为老人们准备了老花镜,对不识字的老年人,队员们用当地方言口述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并对老人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叮嘱他们在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养生小知识。
仰圣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朱秀芬说:“随着养老行业的发展,过去以生活照护为主体的养老服务需要进一步丰富和细化,需要更专业的团队加入,学生们提供的1000份调查问卷分析报告,非常实用,不仅帮我们了解到最新的养老服务的专业知识,更让我们意识到老年人除了需要陪伴外,还需要接触一些新鲜事物,有了这群热心肠年轻人的帮助,相信社区未来的养老工作将会做的更精彩。”
普及智慧生活 关爱留守儿童
7月14日,校区“三下乡”征途队员来到费县马庄镇芍药山工作区,看望当地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队员们手把手地教老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教他们如何使用健康码,并把相关防疫的知识给老人做了普及。短短几个小时,老人们便学会了如何使用手机查看天气预报,如何使用微信进行视频通话,让许多老人成功地与自己的家人进行了线上沟通,将空巢独居老人与他们的亲人紧紧“系”在一起,让“空巢”不再孤单。
暑假看护留守儿童,对于农村“空巢老人”来说是一件非常繁重的任务。队员们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在村里开设为期一周的暑期乡村“七彩课堂”,让孩子们在假期边玩边学、增长乐趣。队员王坤表示,“趁这个假期,帮助孩子们补补文化课,给孩子们丰富一下兴趣爱好,也能给孩子们加强暑假安全教育,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这样一来,忙于务工的家长们能够安心工作,孩子们也能拥有一个有质量的童年。”
追寻红色足迹,放飞青春梦想
300公里的路程,10天的准备,近20小时的野外调研,5个平凡的大学生。在临沂市费县薛庄镇,征途队的队员们用脚步追寻红色足迹,用汗水浇灌青春之花。
7月17日,队员们在指导老师管理工程系辅导员田庆爱的带领下走进大青山,重走抗大突围路,踏寻革命先烈足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队员们首先深入了解了大青山突围战的背景,并模拟召开了南涝坑会议,选出总指挥,分配阻击、突围任务。随后,阻击队伍在规定时间内沿北陡山西坡、大洼头东坡两条阻击路线完成阻击任务,突围队伍从李行沟沟底胜利完成突围任务。在汇合集结点,队员们结合自身实际畅谈心得体会,“没有革命先烈们的砥砺奋斗就没有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队员刘昌宁说,“通过重走抗大突围路,我们深刻感受到抗大一分校学员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革命信念。他们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7月 24日,队员们带着深深地敬意,徒步一个多小时看望革命老战士苏立胜。在老人的家中,队员们认真聆听老战士讲述革命故事,追忆那段峥嵘岁月。队员们纷纷表示,一定会铭记历史,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征途队指导教师田庆爱表示,“作为一名费县驻地高校教师,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我的学生们为老前辈们安度晚年尽自己微薄之力,下一步我们将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用汗水谱写青春助老‘费县好声音’。”
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社会实践“征途队”联合管理工程系学生第四党支部,充分利用青年大学生有知识、眼界宽、思路广、信息灵的优势,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在费县当地开展义务演出7场,义务植树120余棵,义务支教4次,看望慰问老党员、孤寡老人170余人,共为驻地7个乡镇、39个村居(社区)群众提供基层政务服务帮办代办事项671项,用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的“沂蒙山区好风光” 。(通讯员 田庆爱 高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