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技师学院:凝心聚力办实事 学史力行践初心
鲁网11月17日讯 今年以来,山东交通技师学院认真落实上级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形成了领导带头示范,党员、教职员工、学生全面参与的良好局面,以党建为统领,多措并举为广大群众、师生办实事。
强化理论武装,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要求,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定期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党课、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提高政治站位,聚焦重点任务,增强创新意识,全面形成以党建促发展的良好格局。各基层党组织按照上级要求,精心组织,迅速行动,开展全覆盖学习研讨,强化学习宣传,扎实推进深学细学,努力把学习效果转化为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院领导干部自觉把学习党史作为“必修课”,在党史中汲取坚守信念、砥砺初心、担当作为的力量,不断推动学院工作提质增效,真正在学习贯彻中破解学院发展难题,奋力开创学院工作新局面。
强化服务意识,推动“双报到”工作落实落地
自2019年6月与罗庄区盛庄街道龙湾社区结为“双报到”共建单位以来,学院利用资源优势,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共建单位“共驻共建共服务”作用,凝聚工作合力,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助推“双报到”工作有效开展。今年,学院成立了由全院280余名党员组成的10支志愿服务队,每月派一支服务队到龙湾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今年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1次。出资为社区制捐赠党史学习教育相关书籍;组织专业教师到社区开展党史教育专题讲座;“七一前夕”,学院师生到社区开展“文艺演出进社区”活动;暑假期间,学院4支服务队到社区开展了为期8天的“暑期公益大讲堂”志愿服务活动,丰富社区儿童暑期文化生活;开展“结对共建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向社区群众普及常见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知识。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创新社区服务模式,建立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赢得了社区群众的广泛好评。
除“双报到”工作外,学院还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的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月份,组织师生前往沂南县蒲汪镇开展农机义诊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农机具检修、保养和调试,并向村民讲解了农机具的保养及故障检修技术,确保了农用机械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春季农业生产,被乡亲们亲切地称赞为农忙前的“及时雨”。六月份,学院立足专业优势,组织电商专业师生到工作队所在地蒲汪镇的桃园、茶园,开展农产品电商直播推广活动,帮助果农打通农产品网络销售的渠道,单日销售“618蜜桃”3500余斤,有力提升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同时还向果农、茶农科普网络营销知识,为农户建设电商平台提供了技术咨询服务。八月份,学院对蒲汪镇山角沟新村和崔家车疃村开展对口帮扶工作,针对两村基础设施薄弱、党群活动室设施陈旧等问题,援助太阳能路灯85盏、组合会议桌2套、椅子24把,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夜间出行,保障了村内党群工作的正常开展。在持续开展的乡村帮扶工作中,全院师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农民增产增收,集中展现了学院全国文明单位的精神风貌。
此外,学院积极开展关爱农村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先后组织志愿者到临沭县埠前小学、青云小学开展了“情暖童心”关爱农村儿童志愿服务活动,为留守儿童捐赠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关爱留守儿童,守护美好童年。
强化制度建设,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
为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不断深入,学院全面优化提升后勤管理服务效率和水平,推进后勤服务内涵精细化、主体社会化、模式智慧化、制度规范化、资源集约化、人员专业化。创新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确保学院水电暖、医疗、卫生、物资供应等及时到位,提升报修、维修效率和师生满意度。规范食堂管理,确保食品饮水安全,坚持菜品创新,试点人脸识别消费、创新线上订餐等新模式,为师生提供优质、贴心的生活服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满足在校生的教学和住宿需求。稳步推进7#学生公寓、体育场及看台项目建设和周边道路硬化工程施工。
进行校园道路沥青面层、综合实训图书楼东侧景观绿化提升改造。围绕教学实训综合楼项目论证情况,调整校园规划。推进绿化景观改造提升项目论证、设计工作。利用暑期对校园道路进行提升改造,将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为沥青面层路面,彻底解决了学院原有水泥道路存在的病害问题,改善了路面积水情况,消除了因路面不平、破损、塌陷而产生的安全隐患,有力保障了广大师生通行安全,切实为学院师生提供了良好的通行条件,受到广大师生一致好评。
下一步,山东交通技师学院将继续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探索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有效管理机制,同时坚持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深化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改革的同时,聚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形成推动学院持续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努力为交通运输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