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新兴镇:做实“三青项目”激活乡村振兴源头活水
鲁网1月1日讯 乡村振兴,青年先行。今年以来,兰陵县新兴镇紧紧围绕“选引育管用”五个方面,以乡村振兴“四雁工程”“三青项目”为抓手,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着力推动乡村好青年工作提质增效。不仅在选人用人上严格把关,同时注重人才的日常管理,为人才提供丰富的锻炼机会、搭建合适的提升平台,有力保障了青年人才全面发展。
严格把关“选苗”,在发现储备上发力。一是拓宽“选苗”范围。积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发布招考简章,提高群众知晓率、青年参与度,培足“源头活水”。二是提高“选苗”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结合我镇实际,统筹兼顾年龄、学历等条件,科学制定报名标准。三是严格“选苗”程序。抓严抓实推荐报名、资格审查、民主测评、考察、公示等程序,全面了解青年人才在德、才、勤、绩等方面情况,并对通过选拔的“三青”人员进行为期不少于5天的公示。目前,全镇共识别储备“三青”人员89名,其中党员27人,团员40人,平均年龄30岁。
搭建平台“育苗”,在能力提升上发力。一是打造服务平台。成立由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3名专职工作人员和每年不少于5万元的办公经费,主要负责为“三青”人员制定培养计划、做好日常服务。二是打造成长平台。成立青年党支部,为优秀青年人才加入党组织提供载体,目前已有11人加入党组织,18人被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创建“三青实践基地”“三青创业示范点”,为优秀的“三青”人才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同时,结合“三青”人员特点,逐一确定系统性培养计划,邀请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讲师对“三青”人员进行教育培训4次,组织“三青”人员到先进乡镇学习观摩乡村振兴3次,到党性教育基地参加红色教育2次,不断提升“三青”人员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三是打造帮带平台。指定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机关干部和离任村干部作为导师,一对一开展帮带结对,教方法、传经验、带作风,不断帮助“三青”人员熟悉农村情况、融入基层工作。
一线锻炼“壮苗”,在选准用好上发力。一是在基层一线中磨炼。将更多的“三青”人员放到基层一线去经风雨、见世面,选派综合素质较高的“三青”人员马千军、孙中雨到工作难点村任党支部书记,有力推进了新尧西区建设;选派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热爱农村工作的25名“三青”人员到镇直部门、村挂职锻炼,让他们在基层一线实践中丰富经验、提高能力。二是在疫情防控中锤炼。坚持把疫情防控一线作为培养和锻炼“三青”人员的“主战场”,积极动员“三青”人员赴一线、冲在前,期间共接收“三青”人员入党申请书15份,捐款捐物3万余元,涌现出岳桐、郝志超等一批典型,相关先进事迹先后在临沂新闻、青春临沂公众号、兰陵党建刊发。三是在乡村振兴中淬炼。以装备制造新城、山里王田园综合体两大平台和金石铁路专线等多个重点项目为支撑,动员“三青”人才创新创业,成功举办新兴镇“三青”创新创业大赛,遴选出12个好项目进入决赛。研究制定帮扶政策,鼓励“三青”人员创办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带动群众致富,涌现出主持鱼菜共生项目、食用菌棒生产加工项目的主志豪,创办加工企业的刘朋朋,创办家庭农场的郝志超等推动乡村振兴的优秀“三青”人才8名,为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农村贡献了青春力量。
严管厚爱“管苗”,在日常管理上发力。一是表扬激励“鼓劲”。对“三青”人员实行量化积分管理,每年年底评选出“十佳三青”予以表彰,对考核优秀的党员,推荐到本村或异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书记助理;对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按程序发展为党员;对优秀的青年人才,纳入青年支部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目前已在“三青”人员中选拔2名优秀人员跨村任党支部书记。二是细心管护“防病”。制定《新兴镇“三青”人员培养管理办法》,建立“三青”人员档案库,一人一档。每月对“三青”人员现实表现进行量化赋分,定期对“三青”人员进行考核,对考核评为“不称职”等次的,及时调整出队伍,现已动态调整4人。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深化“三青”人员党风廉政教育,上好“党性课”“廉政课”,教育引导“三青”人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