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字号文化产品正叫响全国

2019-07-25 11:13:00 来源:大众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在7月16日国新办举行的山东专场新闻发布会上,“新时代 新动能 新山东”让人耳目一新,“新动能澎湃涌动”也成了热词。在山东规划建设的“十强”产业集群中,文化创意、精品旅游就占了两席,文化产业正成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聚焦点。

  想象力有多大,文化产业的舞台就有多大。

  不久前,“相约文博会 献礼70年”媒体行深入济南各个区县,高新区的新兴文创、济阳商河“鲁字号”产品、章丘“文旅名城”品牌……文化产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激活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科技为文化产业插上“翅膀”

  近年来,全国各地文博会、文交会遍地开花,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文化优势越来越重要。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竞争力,不仅仅取决于文化资源禀赋,还取决于文化管理水平,城市文化创新发展的经营能力。在这其中,科技的力量已经越来越重要。

   去年,一款文创产品——故宫口红红透半边天。而它正是由济南高新区的华熙生物与故宫博物院文创馆合作开发的。华熙生物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故宫口红不但拥有故宫纹样装饰的3D打印外包装,其中的科技含量也非常足,其膏体含有华熙生物独有的Hyacolor透明质酸成分,堪称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典范。

  这只是高新区文创产业与科技融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高新区大力推动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文化信息传播等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加速崛起。目前,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不断涌现出独角兽企业、准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等高成长性企业,催生了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

  在文化科技产业发展之路上,章丘区同样在发力。沿经十东路的齐鲁科创大走廊,在绣源河周边的省会城市群中央活动区,正以“一廊一区”促进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据了解,“一廊”已经聚集了山东大学龙山校区、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五三研究所、北交大(山东)科技创新示范园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串联起济东智造新城和西部智慧新城,正逐渐成为产城融合、双招双引的“黄金走廊”。

  同时,省会城市群中央活动区以济东智造新城、绣源河华侨城、经十东路科创走廊等几个片区为“骨架”,为教育产业、文旅产业、科创产业甚至健康养老产业等支柱产业提供支撑,“文化章丘”“文旅名城”的金字招牌将越擦越亮。

  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融合”是绕不开的一个词。从“文化+旅游”“文化+科技”到“文化+创意”“文化+贸易”,与各领域的融合给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想象空间。

  作为山东省首批特色小镇和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镇,玫瑰镇把中国平阴玫瑰谷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创建作为两大重头戏,提出以玫瑰产品创意设计、玫瑰文化+休闲旅游等为重点,以“互联网+”和“文化+”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两大建设路径,形成了特色彰显的平阴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玫瑰花产品的多元化开发,收购价格的增长,增加了老百姓的经济收入。”平阴芳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解西周说,“芳蕾也在着手打造一个玫瑰文化+旅游的生态旅游示范园区,让玫瑰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充分展现平阴玫瑰文化的魅力。”

  2015年,济南市长清区成立了以村民参与为主,集生态旅游、人文历史观光、采摘餐饮、民宿居住、教育教学、会议培训等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将军山旅游度假合作社。现已形成“一个中心、四大区域、八个功能分区”的乡村旅游格局。

  长清区现已形成“一个中心、四大区域、八个功能分区”的乡村旅游格局

  传统文化产业“老树发新芽”

  山东正由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文化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能否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尤为重要。

  黑陶是4500年前“黑陶文化”的代表,是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史学家称之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在济阳, 参加齐鲁文化产业巡礼的媒体一行看到,龙阳黑陶保留了传统龙山文化手工制作工艺,更融汇了现代艺术创意,使用科学配方,运用独特的压光工艺及雕刻艺术手法,既保持了古黑陶“黑、薄、光、细”的传统风格,又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精华。龙山黑陶技艺济南市传承人徐庆增表示,下一步要将黑陶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在曾经登上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的济阳街道朝阳村新建一处黑陶文化体验旅游点,推广黑陶文化,吸引广大游客体验黑陶制作。

  商河的鼓子秧歌被誉为“民族民间文化的奇葩,齐鲁文化的骄傲”,是北方汉民族男性舞蹈的代表,列“山东三大秧歌”之首,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商河县正充分利用国家级非遗的品牌优势,积极推动鼓子秧歌产业化,不断完善鼓子秧歌文化产业链。同时,设计开发鼓子秧歌文化创意产品,如鼓子秧歌卡通形象、玩偶、工艺品等,进一步拓宽特色文化产品市场。

  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传统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特色文化产品焕发活力,“鲁”字号文化产品叫响全国。

  项目引领打造文化产业集群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转型、产业规模化和细分领域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在促进产业集聚产生规模效益的同时,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都十分重要。

  近年来,影视产业已成为钢城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其作品屡次登上中央、省级平台,并涌现了《棋山传奇》《九品村官》《钢城故事》《二妮的山村梦》等电影作品。据介绍,钢城区目前正在全力引进济南华艺电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项目和山东省影视行业创新创业共同体项目落户,力争打造钢城影视文化基地,进一步提升钢城影视文化吸引力和影视产业水平。 

  槐荫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百年老商埠保存着宏济堂、基督教堂、济南饭店等众多历史悠久的老建筑,铁路大厂、皮鞋厂、中国商业仓储公司仓库等一批保存尚好的老厂房正待或已实施“腾笼换鸟”。

  作为张庄路茶文化商贸休闲区两大园区之一的济南1953·茶文化创意产业园,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买茶,还可以参观茶文化博物馆,体验采茶、制茶工艺,体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氛围,这又是一张用茶铸就的文化名片。

  即将于9月份举行的第八届山东文博会,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产业的大展台,必将吸引一大批融入时代精神、传承创新的传统文化产业产品作为主角登台,也必将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帅)

责任编辑:赵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