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泉边话红楼》45通灵玉03 宝黛初见,贾宝玉便摔通灵宝玉, 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作者:柳延秀
通灵宝玉具有印章的基本特性,宝玉、黛玉初次相见,宝玉便把通灵宝玉摔在了地上,这是什么意思呢?
1.先看摔玉的过程
第三回宝黛初见,贾宝玉见到似曾相识、神仙一样的妹妹,惊喜之余,却发现没有像他一样的佩玉,便说“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登时痴狂病发作,狠命摔玉,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这一摔,摔出了他的鲜明个性,把混世魔王的真性情展露得淋漓尽致,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这一摔,也是他“有时似傻如狂,行为偏僻性乖张”的真实写照。撇开故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冷静分析,宝玉是神瑛侍者的化身,黛玉是绛珠仙草的化身,二人降临人间后的第一次见面,都似曾相识,心动欣喜,作者为什么安排宝玉转眼之间大发脾气呢?还有什么比这一行动,更能说明宝玉对通灵宝玉深深地厌恶呢?
2.贾宝玉是家族继承人
“红学”主流观点,江宁织造曹家为小说贾家的主要原型。南京古称石头城,《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写的是发生在南京江宁织造府的往事。依此解读通灵宝玉,它便是曹家的江宁织造印章。
第五回宁荣二公嘱托警幻仙子:“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用情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这句话虽然来自梦幻,但可理解贾宝玉是家族的希望,家族唯一的继承人,这是家族奠基人宁、荣二公亲自认可的,具有不容争辩的权威。
宁荣二公所说“正路”,是要警幻仙子警训宝玉“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请注意,这里是经济之道,不是仕途之道;书中宝钗等人多次劝谏宝玉要好好读书,留心仕途经济,不是简单的专注仕途,这与江宁织造曹家为贾家原型是吻合的。
回到故事中,通灵宝玉被狠命地摔在地上,贾母急地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甲戌侧批:一字一千斤重】
“何苦摔那命根子”是一句十分重要的话,字字千斤。按常理说,通灵宝玉只是一块玉佩,怎么能是命根子?如果贾宝玉为家族继承人,印章就是家族的命根子,也就是贾宝玉的命根子。
3.通灵宝玉是织造印章的佐证
三十二回关于金麒麟,原文:
话说宝玉见那麒麟,心中甚是欢喜,便伸手来拿,笑道:“亏你拣着了。你是那里拣的?”史湘云笑道:“幸而是这个,明儿倘或把印也丢了,难道也就罢了不成?”宝玉笑道:“倒是丢了印平常,若丢了这个,我就该死了。”
这里可能作者故意在暗示通灵宝玉就是织造印章,史湘云一向心直口快,书中许多信息都是通过她抖擞的。战国时期的名相苏秦,曾在项上佩戴过六国相印;如果贾宝玉是贾家的继承人,那他项上佩戴一个幻化的印章又何尝不可?
宝玉和黛玉是前世的缘分,三生石畔结下的深情,两人真心相爱,本来前生、今世和来生都将在一起。但夹杂中间的通灵宝玉既然是印章,便有世俗的干扰因素。
三十四回宝玉挨揍后,薛蟠向宝钗母女说:“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从对话可知,薛姨妈母女是通过喜欢通灵宝玉,才喜欢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对于宝黛的情感而言,它不是吉祥物,是“麻烦制造者”。它招来了所谓的“金玉姻缘”,金玉姻缘是外在的、物欲的,而“木石姻缘”是内在的、精神的,因此,通灵宝玉这个麻烦一直纠缠在宝玉和黛玉之间,最终使两人天上人间两茫茫。
所以,贾宝玉第一次摔玉,表现的是他对权力的反抗,对世俗的鄙弃,寓意福亦祸所兮,祸亦福所兮。通灵宝玉即织造印章,在光鲜的背后,潜伏着木石姻缘的梦碎,潜伏着家族被抄家的厄运,“这不是个好东西”,后来故事的发展也确实这样。
有人可能说,前面说贾家的原型是年家,现在怎么又说是曹家,这不是自我矛盾吗?对于小说创作原型的问题,其实鲁迅先生早就说过:小说的原型人物可以是多人。史料记载,年家与曹家在雍正初年有多次交集,以此为素材创作,是完全正常的。
在二十七回,作者曾借凤姐的口说过:怨不得你不懂,这是四五门子的话呢。这句话一语双关,既是王熙凤告诉李纨,小红刚才办的事情,涉及四五个门子;同时,也是流露书中故事涉及四五个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