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泉边话红楼》47通灵玉05 贾宝玉第二次摔玉 表达了为爱宁可舍弃一切
作者:柳延秀
贾宝玉第二次摔玉,发生在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因张道士为宝玉提亲,使“金玉姻缘”浮出水面;为此,黛玉添了心病,担心自己的感情最终没有了着落。
一
打醮回来后,两人产生误解,贾宝玉觉得受到了极大委屈。“金玉姻缘”也好,“木石姻缘”也罢,通灵宝玉是其中的关键物件,说白了,是它妨碍了宝玉与黛玉之间的感情。所以,情急之下,他顾不得许多,以摔玉来向黛玉证明自己的真心:我不要什么金玉姻缘,我只要木石姻缘。这句话,宝玉后来在梦中,对着宝钗的面也说了出来,可见他日日心上挂念的都是黛玉。
上面的爱情故事,跌宕缠绵,变幻灵动,扣人心弦。《红楼梦》的作者善于用轻歌曼舞,掩盖激烈的政治斗争。换个思路:打醮是贾元春安排的,内容是平安醮,目的是消灾祈福;这说明贾家有潜在的重大灾祸。如果贾家原型是江宁织造的曹家,那曹家最大的风险在哪里?
当然是织造印章,也就是贾宝玉项上幻化的通灵宝玉。定位时间坐标,打醮时间是元妃二年五月初一,对应雍正二年五月初一。正常推理,皇位更迭,一旦曹家的政治根基动摇,必然有人会觊觎这枚印章,这样,觊觎方与保护方必然会展开激烈的争斗,而这场争斗必须涉及朝廷最高统治层。
二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既要讲述历史,又要回避文字狱,必然把政治进行常常地隐藏;但是,再深的隐藏,印章幻化的通灵宝玉在激烈的斗争中,总要激起滔天的浪花。继续推理,如果通灵宝玉是印章,有印章就有印章盒子。其实早有人提出,玉菡,就是玉函,装玉的盒子;书中人物蒋玉菡,隐喻为一个印盒,用来装玉印的盒子。
那幻化的蒋玉菡首次出现,是在什么时候呢?在前一回冯紫英的宴席上,与打醮前后相连。宴席上,众人喝酒寻欢作乐,人人对酒当歌一曲,蒋玉菡的行酒令是:
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
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
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
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
这个行酒令的表面意思比较浅显,结合袭人的判词,意为后来贾宝玉出家一去不复返,袭人在艰难的困境中,和蒋玉菡结成了夫妻。
对应幻化物,通灵宝玉为一方印章,蒋玉菡为一个盒子,袭人为包裹印章的一块缎子,本是三件套。袭人拆字为龙衣人,代表织造印章的所有权归皇上。后文介绍蒋玉菡是忠顺王爷的人,代表织造印章的管理权为内务府或某位主管。将来有一天,印章丢失了,只剩下空空的盒子和缎子布,它们只能如同“夫唱妇随”,相依为命,这就是蒋玉菡行酒令的寓意。
三
行酒令过后,贾宝玉和蒋玉菡离席到屋外,原文:
(宝玉)想了一想,向袖中取出扇子,将一个玉诀扇坠解下来,递与琪官,道:“微物不堪,略表今日之谊。”琪官接了,笑道:“无功受禄,何以克当!也罢,我这里得了一件奇物,今日早起方系上,还是簇新的,聊可表我一点亲热之意。”说毕撩衣,将系小衣儿一条大红汗巾子解了下来,递与宝玉,道:“这汗巾子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夏天系着,肌肤生香,不生汗渍。昨日北静王给我的,今日才上身。若是别人,我断不肯相赠。二爷请把自己系的解下来,给我系着。”宝玉听说,喜不自禁,连忙接了。
这场宴席有几个看点要注意:一时间是四月二十六日,因为书中特意交待“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二冯紫英的行酒令,有句“大风吹倒梳妆楼”,它暗示一场政治灾难正一步步向贾家逼近。三是两人交换的物件。蒋玉菡把昨日北静王刚给他的汗巾子转给了贾宝玉,贾宝玉将一个玉诀扇坠递与了琪官。这里的玉诀扇坠,是不是有点熟悉?
补天遗石在入世前,经过那僧“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这两个地方都是玉扇坠,都涉及贾宝玉,难道仅仅是巧合?如果不是巧合,加上交换汗巾子,可以理解这是印章进入印盒的一次幻化。相当于解开盒子,放进印章,再系上带子。更要注意,蒋玉菡是王爷的人,幻化中说明王爷的手,已经伸到了贾宝玉身边。
看,蒋玉菡与贾宝玉四月二十六日初次相见,仅仅相隔四天,五月初一就进行了清虚观打平安醮;打醮回到大观园当天,面对黛玉的不理解,贾宝玉就摔了玉,闹得一家人惊骇不已。
通灵宝玉是织造印章,把爱情与权力相结合,贾宝玉这里摔玉可理解成:为了表达对黛玉的真心真爱,他宁可放弃一切,甚至是“命根子”,率性的宝玉丝毫不怕有人在背后算计!
那在摔玉的背后,围绕着织造印章,谁是觊觎方?宝玉挨打的故事将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