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乳山银滩“三点法”助力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

2023-12-01 16:13:2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一、基本情况

  银滩旅游度假区,因区内长达21.7公里长的洁白细腻沙滩而得名银滩,素有“天下第一滩”的美誉。辖区内潮汐湖原为陆地天然蓄水库、众多野生动植物的繁殖和栖息地,是中国最大内陆湿地。由于历史原因,湖区生态环境曾遭到破坏,原有湿地面积萎缩,海岸带养殖存在“挤脏乱”等问题。银滩坚持以“绿色”为底色,积极探索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路径,总结出“破难点”“抓重点”“展亮点”三点法促生态旅游产品价值实现,在建设好、保护好、利用好绿水青山上持续发力,让生态红利不断释放,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先后荣获了“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中国自驾车旅游品牌十大景区提名奖”、 “山东省最具竞争力旅游度假区”“山东省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23山东省生态旅游区培育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工作举措

  (一)以科学思维“破难点”,做优生态旅游发展保障。一是推进海岸带整治修复。按照海陆统筹、以海定岸的原则,采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运营”的方式,规划实施总投资2.2亿元的银滩东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整治修复岸线4公里,恢复砂质岸线约3.5公里,拆除养殖池塘约800亩,新增沙滩资源约3万立方米,规划建设月亮湾休闲公园、北斗湾体育公园等公共设施,还岸线于民。二是实施潮汐湖生态修复工程。坚持生态驳岸的理念,不建设硬质堤岸、不大面积换土的原则,实施潮汐湖综合修复,疏通湖内潮汐循环水道,疏浚量350万立方米;拆除湖内原有54公顷养殖池和8公里沿岸人为构筑物和乱石渣,增加潮汐湖水域面积67公顷;修复和整治12公里环湖自然岸线,修复74公顷芦苇湿地,原有湿地、沙滩和植被的逐步整治及恢复,引进建设潮汐湖国民水上运动基地项目,配套潮汐湖音乐公路、体育场、摄影打卡等旅游设施,潮汐湖已成为集生态保护、旅游观光、水上娱乐培训为一体的观光休闲度假相结合的综合性城市公园。

  (二)以战略思维“抓重点”,做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链条。为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滨海新区坚持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谋划一批推动经济、能源、产业等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一是推进海上风电产业发展。作为乳山风电产业的商务会展及储能片区,银滩善于依托海上资源、营商环境等优势,引进投资15亿元的远景能源零碳产业园风机及储能项目,年可生产200台7MW及以上海上智能风机、100万千瓦时绿色储能装备。二是把握国家大力扶持和推动光伏应用的政策机遇,立足丰富的光热资源优势,坚持经济发展与新能源利用相结合,引进投资3亿元的泛海阳光光伏产品生产项目,投入资金建设16MW分布式光伏电站,年发电2240万度,减排2万吨,不仅满足自身用电、实现“零排放”,还上网售电672万度,持续推动节能减排取得新实效。

  (三)以创新思维“展亮点”,做活生态旅游经济转化。充分利用山、海、湖、滩、岛、湾等旅游特色资源,丰富旅游业态,促进生态旅游价值转化。一是坚持生态优先,厚植绿色本色。统筹推进项目引进、配套提升、业态丰富、服务完善,累计发展A级旅游景区、特色景点、星级酒店、特色民宿、体育运动休闲基地、大健康产业园等文化旅游产业项目30余处,逐步实现旅游业从休闲观光游向康养旅居转变。二是坚持“文旅+”融合发展。以创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为契机,打造外事职业大学夜市、福如东海啤酒音乐狂欢节、风从海上来啤酒音乐节、银滩海鲜城夜市等4处夜间消费示范点,拓展夜间消费场景,年举办沙滩音乐节、海浪音乐节、大学生荧光夜跑、牡蛎嘉年华等活动10余场。年举办文旅活动100余场,带旺滨海旅游发展。推动“文旅+体育”,2023年累计举办半程马拉松、省沙滩排球赛、省沿海骑行大奖赛、全国桨板U系列赛、省海钓比赛等品牌体育活动5场。  

  三、工作成效

  一是生态修复治理卓有成效。经过生态修复之后,潮汐湖不仅保留了原有水域面积,而且新增草坪30多万平方米,栽植黑松、白蜡、法桐等绿化乔木两万多株,沿湖种植芦苇15万多平方米。常年生活着的珍贵鸟类有20多种,是众多野生动物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栖息地。潮汐湖音乐公路建成后,吸引万余人前来打卡体验。潮汐湖国民水上运动基地建立运营,引进举办全国桨板比赛,吸引参赛队员和游客前来观赏体验,同时与外事职业大学建立户外培训基地,组织学生参与体验。潮汐湖湿地公园建设业已成为滨海新区湿地景观名片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窗口,被命名为“省级美丽示范河湖”。

  二是生态产业链条逐步延展。坚持“产业链引领”的发展理念,以远景能源整机龙头企业为引领,不断延链、补链、强链,逐步实现海上风电垂直供需链和横向协作链协同发展。远景能源整机制造项目龙头效应显现,带动国华新能源实训基地、纯水制氢项目研发中心、新能源供暖中心等配套产业链延伸,项目完全达产后预估年产值数百亿,年利税超过近10亿,将直接拉动、创造3000人以上就业岗位,实现城市新旧动能转换、地方产业升级转型。

  三是生态经济转化已见成效。滨海海岸线加快融入威海千里山海线,观景平台、城市书房、休闲驿站、环卫公厕等旅游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夜宴”品牌和“夜娱”文化等旅游业态不断丰富,农产品加工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延伸,产业聚集效应、规模效应、集群效应日益凸显。截至2023年10月,区内接待游客3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达5亿元,“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转化的通道成功打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

责任编辑:李秀娟
新闻关键词: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