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县:打造近郊型湿地观光休闲旅游地

2023-12-01 16:14:0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一、基本情况

  惠河湿地位于鱼台县王鲁镇,微山湖西部,在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面积11000余亩,京杭大运河穿越而过。惠河湿地以水生和陆栖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湿地为主而建设,是内陆湿地生态系统,适于开展科考、观鸟、垂钓、水面活动等,属湿地型生态旅游区。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鱼台县以湿地文化、湖渔文化为核心,以生态式的保护型开发为理念,以湿地科普、湿地生态观光与休闲游乐为核心功能,突出原生态特色,依托惠河湿地打造近郊型湿地观光休闲旅游地,成为鱼台旅游发展的首发核心产品,成为环微山湖旅游圈首位的湿地休闲度假产品。

  2022年7月,鱼台县惠河湿地生态旅游区成功入选山东省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

  二、工作举措

  鱼台县创新实施惠河湿地生态修复项目,本着“保护为主、生态优先”原则,以生态科普为重点,生动表达“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丰富生物多样性,融合生态设施,展现自然风貌。

  (一)保护优先,系统修复。惠河湿地生态修复项目秉持生态优先、系统修复理念,按照“尊重自然、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进行生态修复,完成湿地内部坑塘清淤20万方,种植中山杉、垂柳、海棠等各类苗木10万余株,栽植红莲、香蒲、芦苇、芡实等各类水生植物7万余平方米。坚持全域、全要素统筹,明确功能分区,突出水、林为主的保护修复,进一步优化现有湿地生态布局。

  (二)健全机制,全力推进。建立惠河湿地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机制,成立文旅局牵头的惠河湿地生态修复项目专班,设置三个职能组,明确人员职责分工。建立工作台账制度、周例会制度、日常工作制度。坚持每周召开工作推进会议,听取各责任单位的汇报,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实际困难,统筹推进项目建设。为确保如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专班对各项目牵头单位、项目负责人和监理人员等提出明确要求,倒排工期,加快进度,每日清点工作量、上工人数,促进施工、管理、督导科学化,并严守安全环保底线,确保按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

  (三)生态为底,文旅赋能。以惠河湿地及岛屿为基底,通过修建休闲步道,设置观鸟廊、护鸟墙及鸟类、鱼类、植物科普展板等设施,建设19个节点景观、4处服务点,引入湿地科普、观赏、生态体验等功能,凸显生态保育理念,建立起以湿地保护为核心的集生态涵养、科普研学、休闲游憩于一体的生态旅游风景区。

  (四)网红打造,创新宣传。惠河双侧堤顶路道路两侧新建植物消落带、漫步道、堤外绿化、景观绿化、驿站工程及其他配套设施,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河畅、路通、堤固”的美丽河湖和生态鱼台,为鱼台县融入南四湖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对惠河堤顶路文旅标识和网红公路进行创意策划,并进行文旅氛围打造,设计彩虹赛道,部分路段制作“这里是鱼台、遇见最美惠河”等网红旅游路面标语,设置街边小景。依托惠河堤顶路,推出畅览水城风光--惠河生态文化之旅旅游观光线路,并发布宣传视频,吸引游客来鱼台看荷花、摘莲蓬、钓龙虾、学文化,乐享鱼米农家乐。 

  三、工作成效

  (一)生态功能显著提升。通过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锚固了以水、林为基底的绿色生态空间,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不断改善,河相连、水相通的区域水系基本形成,湿地与入湖河水交换功能显著增强,河道的鱼水调蓄能力明显提高,提升了湿地水质净化能力,增强了湖滨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湿地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生植物和湖区林地得到有效保护,水鸟、鱼、虾等数量明显增加,生物多样性逐步呈现,湿地整体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显著提升。

  (二)自然景观充分展示。如今的惠河湿地,水清草绿,植物长势茂盛,生物多样性明显,鱼、虾、鳖、蟹种类、数量繁多,多种水鸟汇集于此,形成了“一湖清水、三季花香、四季鸟鸣,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优美湿地生态景观。春天可听百鸟争鸣,观百花斗艳;夏天可赏荷采莲,怡然垂钓;秋季可摘菱收芡,观芦花鹭影;冬季可欣赏芦苇摇曳,野鸭翻飞。

  (三)产品价值有效体现。惠河湿地生态修复项目的完成,为市民提供了贴近自然、充满野趣的原生态休闲游憩空间,游客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沉浸式体验湿地之美。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凸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同时,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延伸产业链条等,充分发挥产业带动效应,与周边产业有效互补,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周边群众增加收入,实现了生态优势向产业价值的转化。

  (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充分凸显原生态湿地优势、特色,开发提供湿地科普游、亲子研学游、水乡休闲游等生态旅游产品,与龙虾节、桃花节等鱼台本地特色节会有效联动,编入鱼台旅游主题线路、精品线路。成功通航微山南阳古镇、滕州红荷湿地两处生态旅游目的地,互送游客、共享生态资源。

责任编辑:李秀娟
新闻关键词: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