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特殊的“考试”——潍坊市人大常委会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会议侧记
鲁网8月24日讯(记者 王玉龙 实习记者 张丽华)营商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字招牌”。8月23日下午,潍坊市级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潍坊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全市营商环境工作中的堵点难点现场“出题”,询短板问差距,政府及相关部门实际现场“答题”,释原因提对策找措施,积极回应群众和市场主体关切,共同探寻优化营商环境之良策。
询问会议一开始,委员们即“火力全开”。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禚振鹤首先“开炮”。
“不少群众反映案件执行难的问题,赢了官司,要不回钱,影响营商环境和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心,请问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
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孙绍军解释,“案件执行上的问题,主要存在这么几个原因,第一个,社会面上,确实存在‘执行不能’的问题,也就是被执行人的经济状况等原因导致无法执行,这一块占了全部‘执行难’案件的约40%-50%;第二,执行的社会联动性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法院查人找物都存在一定困难;第三,法院自身也存在一些情况,如执行人员少……”“下步我们将根据排查出来的原因,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协调沟通,构建大执行格局,配强执行中心力量,实施交叉执行、执破(破产)融合,用好惩戒威慑机制,全力破解案件执行难问题。”
“前不久,某区发布了七千多个岗位需求,结果只有八百多人达成意向……一方面是企业缺人,另一方面,劳动者找不到岗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高玉国针对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提出问题,“哪些因素导致了目前‘就业难’‘招工难’这两难同时存在?下一步将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加强职业教育和产业的对接,更好适应产业的发展和用人需求?”
市教育局局长王霞立即做出应答,“问题非常有针对性。这个问题不仅在潍坊,甚至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一定程度的存在。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职业教育的学科设置与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滞后性。第二,企业或产业链主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
“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化提升,未来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矛盾可能会越来越突出。”王霞表示,下步考虑从这几个方面来加以应对:力争将专业设在产业链上,设置专业联席会议机制,与教育局、工信局、发改局及企业碰头开会,增加企业需要的专业,砍掉不再适用的专业,今年已经新设专业31个,砍掉专业7个,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重点是要得到大企业支持和参与。今年以来,先后跟歌尔、豪迈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平台,尤其是跟歌尔的合作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就业率达到95%以上。加强终身式职业教育,发挥职业院校的作用,特别是对退役军人、新型农民等这类缺乏职业技能人员的培训。提升职业教育层次和层级,发展职业本科,计划未来一两年内有实质性举措。
市人大代表杜桂英提问,“房产中介服务事件多发,原因是什么?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应对?”
“住房链接市民群众和大小商企,是民生问题,也是营商环境问题。”市住建局局长马冰回答说,导致房产中介服务问题的原因,分析起来主要有四方面,一是从业人员入职门槛低、人员复杂,部分房产中介人员为追求个人利益而破坏他人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影响行业形象。二是制度不健全,立法制度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约束性。三是监管力度不够。四是市场规模大,近年来房地产销售行情不好,部分机构为了业绩和收入,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严重破坏了市场环境。
“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首先是抓从业主体,对于经营机构要督促他们按时办理备案手续,公布备案清单,对于未及时备案的主体要公开通报、约谈整改,严格落实从业人员的实名登记制度,鼓励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考试,确保完成备案的机构持证上岗达到要求。抓好市场整治,结合省住建厅关于房地产经营机构服务管理的政策文件,加强与上级对接,及时制定符合潍坊市配套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健全行业的整治体系,制定统一标准规范的房地产经济服务合同执法版本,杜绝霸王条款、合同陷阱和争议内容等,围绕服务质量、收费标准、工作流程等加强信用建设,促进行业自律。抓好行业监管。重点查处发布虚假房源、乱收费、非法侵占交易资金等现象,建立协同联同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房地产中介服务规范有序地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张仁科提问,“有反映,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存在片面追求满意度问题,对基层工作带来困扰,下一步会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市政府办公室主任逄新军回应:“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满意度考核的计分方式,细化不合理诉求的清单,降低不合理诉求。不简单转办,争取将不合理诉求解决在市级层面,减少基层承办的压力。强化督导,发挥监督作用,严禁应该由部门办理的转到街道、社区办理。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热线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用心、用情去交流沟通,合理合法的解决群众的问题。进一步落实事项主管部门责任,加强监督……”
“调研中发现,有些企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信用污点,影响了后续经营,但对于如何修复挽回影响却知之甚少。”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张祖钊发问“市场主体信用修复”的问题。
“信用修复是给犯错的市场主体一个亡羊补牢的机会,不至于把他们一棍子打死。”市发改委副主任鹿尧坦承,现在不少市场主体还不知道具体如何修复,下步他们将加大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达”工作力度,深化宣传、优化场景,更好为各市场主体服务。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权文松提出了“涉企检查频次”的问题。
市司法局局长张志强回应,潍坊市制定并实施了涉企检查报备制度,下一步将强化机制,加强督导,切实做到“应查必查,无事不扰”,给各企业创造更好环境。
……
询问一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在这两个多小时的专题询问中,14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部分市人大代表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切的问题,围绕涉企政策、涉企服务、涉企审批、涉企检查等方面接连抛出十多个辣味十足的问题。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等14名有关部门负责人诚恳作答,多角度找根源、话对策、谈打算。答案是否满意,由询问人说了算。不满意的,询问人继续追问,直到给出合理答复。一问一答,问出了问题症结,问出了工作压力,问出了工作动力、问出了创新举措。应询结束后,市人大常委会还对这些部门的应询情况进行现场打分测评。打分测评结果将报市委。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潍坊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把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列入年度工作要点,通过面对面对话,增强监督实效,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全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
问题问得准,源自调研看得深。为切实搞好这次专题询问,潍坊市人大常委会组织9260名各级人大代表提出问题和意见建议一万余条,归纳梳理后形成问题清单126条。市人大常委会还组织代表委员分成5个调研小组,先后赴各县市区、部门单位和代表企业等地,实地考察企业,深入项目现场和生产车间,听取企业负责人介绍,详细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开展了多轮座谈交流,将企业提的意见建议和代表现场视察结合起来,充分吸纳民意民智,提升监督工作质效。各调研组调研发现问题104个,经过反复论证,从中筛选确定了14个重点询问问题,使询问更有深度、更有力度,也更有代表性和针对性。
本次专题询问,潍坊市委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前期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又专门听取了本次专题询问筹备工作情况汇报,对高质量开展询问提出明确要求,为做好相关工作提供了遵循。
询问不是目的,是推动问题解决的手段。有的问题在询问启动阶段,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着手调研解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高峰表示,人大专题询问始于问,不应止于答。作为人大履行监督职能的重要一环,做实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更是着力重点。接下来,市人大常委会将针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持续强化监督和追踪问效,以这次专题询问为抓手,锚定目标、持续用力、紧抓不放,让这次专题询问充分调动起有关部门参与营商环境优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推进更好潍坊建设、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