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打造校家社网心协同育人新模式
鲁网12月20日讯(记者 王玉龙)立德树人关系社会发展,关涉民族未来。近年来,潍坊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党政主导学校主责、家庭主体、社会主动、网络支撑、心理赋能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完善“四有两平台”服务模式(校校有家庭教育指导师、校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村村有家庭教育指导员、家家有家庭教育服务账号,线上“幸福路”、线下“鹿非马”),全力推动全环境立德树人和学校思政课建设见行见效。
党政主导,让全社会重视起来。着眼推动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潍坊建立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协调机制和“党团队一体”育人工作联动机制,制定印发“亲子共成长”工程、大中小学思政育人一体化建设等制度文件,推动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等与县市区联建共建,县市区全部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育人一体化建设联盟,实现市县课程一体化建设活动一体化设计、师资一体化培训、资源一体化共享。
学校主责,让主阵地巩固起来。建立落实校级、年级、班级家委会制度和总协调员制度,构建市县校一体组织体系。按1:500比例配备中小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师,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5313名,实现校校全覆盖。加快学校党课、团课、队课班会四大主题系列思政课程建设,夯实党员教师、学生团员、先队员、班级学生思政教育主阵地。
家庭主体,让好传统弘扬起来。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有力抓手,成立家长学校,在全国率先提出“年4次8课时”家长课时标准。制定家长学校建设标准、家长课程等制度规范,14项被认定为团体标准。依托“幸福路”平台,为每个家庭开设账号,满足不同家长群体个性化教育需求。连续举办8届1065场“家庭教育乡村行”和200余期“父母大讲堂”,以好家风培养好学生。
社会主动,让各方面联动起来。在村居,实施“1+1+N”培养模式,每村培训1名妇联主席、1名退休或在职教师、N名志愿者。在社区,建设鹿非马社区成长中心,探索协同育人新模式。在镇街,创建百处“镇街家庭教育公益指导服务中心”、百处“亲子共成长实践基地”。在网上,联合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等专业机构,探索构建校家社网协同育人支持系统。在研学基地,把育人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打造“可见、可感、可学”的“红色潮流地图”,每年研学人数达120万余人次。
网络支撑,让主战场活跃起来。积极发挥互联网主战场作用,开办青少年思政栏目《潍坊青少年新闻联播》,打造潍坊未成年人特色形象--文明小卫士罗贝儿,常态化开展青少年儿童网络道德和法治教育。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治理行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心理赋能,让“小宇宙”强大起来。首批创建 42 个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开设《青春在线》专栏,出版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读物,举办中小学校园心理情景剧展演活动,研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测,开通市县校1095部心理援助热线,促进“发现一报告一干预一转介一跟踪”五位一体心理问题闭环工作机制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