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三轮车上一坐就回家了 连个头盔都没有
三轮车是接孩子的主力车辆。
两个孩子坐在三轮车上,连头盔都没有。(记者 吉祥 摄)
这就是浙江德清的“长鼻子”校车。
放学后,各式车汇集在饮马小学门口等着接孩子,有三轮车还有卡车。 (记者 吉祥 摄)
甘肃校车事故发生后,各地都在讨论校车安全的事。但在济南,对远离城区的饮马小学来说,校车尚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学生的安全需要家长自己来保证,而记者了解的情况却不乐观,接孩子的多是骑着三轮车的老年人,无论家长和孩子连基本的安全措施——头盔都没有。接孩子的家长在等待的间隙谈起甘肃校车事故,一些距离学校十几里地的学生家长还会随意地蹦出一句:“哪天学校会不会也有一辆校车?”
接孩子的有电动车、三轮车还有卡车 骑三轮车的多是老年人,孩子连个头盔都没有
饮马小学的学生主要是济南西站拆迁安置村民子女,小学就建在济南西站东北方向的西客站片区安置一区内。公开的资料显示,饮马小学是由原彭庄小学、小饮马小学和大饮马小学三校合并而成,是槐荫区面积最大、设施一流的学校,可容纳近900名学生同时上课。
除了原先的彭庄、小饮马和大饮马三个村,附近一些村庄的学生也在饮马小学就读,接送孩子就成了学生家长每天的例行公事。18日是星期五,饮马小学提前到下午3:10放学,下午不到3点,校门口就聚集了接孩子的家长大军,他们接孩子的交通工具也是各色各样: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老年代步车、面包车,路边还停着两辆卡车。
下午3:15,放学的孩子陆续冲出校门,一头钻进等待的家长怀里。曹丽的儿子杨绪庆今年刚上六年级,即使摆的小摊生意再忙,她也会在下午放学前骑上电动三轮车准时出现在校门口。“这两天电视上放的那个校车事故,死了有20个孩子吧,真够吓人的。”曹丽见了记者就求证事故发生在哪里,没聊几句,她就催着在车里乱蹦的儿子坐好。曹丽和儿子的脸都冻得通红,知道儿子坐在车上冷,她专门带了一件棉袄,从学校到家得十几里地,路上要走半个多小时,但他们都没戴头盔。
接孩子的家长以老人居多,68岁的刘西元交叉着手坐在三轮车上,冻得鼻涕都流了出来。他的孙女和外孙都在饮马小学上学,“哪有什么头盔啊,天冷了就戴上棉帽子。”刘西元说,岁数大了,接送孩子最怕的就是冬天,“没个挡风的,孩子也遭罪。”
有的孩子从一年级起就自己坐公交车上学 路上没有家长看护,孩子的安全没保障
下午4:20左右,记者在19路公交车上见到了已经上6年级的李媛,她每天都要坐7站公交车上学,在公交车上,李媛安静地坐在窗户边一动不动。“有时看着其他同学有家长送,心里还是挺羡慕的。”李媛说,平时都是一个人上学,一开始也担心路上的安全,久了也就习惯了。
19路车行驶两站后经过大金庄小学,这时上来一个活蹦乱跳的小男孩,他穿着校服,拿着一个粉色的气球不停地拍打。小男孩上车后显得很兴奋,先是把腿跷在前排座位上,过了一会儿,又反过身坐在座位上,这时司机一个刹车,小男孩险些跌倒。“我只能告诉你我姓戴,在大金庄小学上4年级,妈妈说了,路上不能和陌生人说话。”小男孩自豪地告诉记者,学校没有校车,自己从一年级就一个人坐公交上学了,现在已经习惯了。
要是有校车能省掉不少麻烦,孩子们也不用遭罪了 但校车的费用谁来出,还是个问题
可能是习惯了多年都没有校车,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对校车都没有概念,提及校车,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黑面包车”。“我孙女刚上幼儿园,每天送她上学还得倒两次公交,路上就要一个小时。”在饮马小学门口摆摊的一位村民说,也可以让孩子坐学校的校车,但面包车里经常能挤进去十几二十个小孩。“两个老师占了两个座位,后面座位里挤的都是孩子,能安全吗?”这位村民并不抱怨校车的不安全,反倒是非常理解,“一个车要是光坐那么几个小孩跑一趟,光家长给的那点车费还不够油钱。”
“大冷天,说实话我们接孩子遭罪,孩子坐在三轮车里更冻得慌。”一位家长说,如果能有个校车应该是个不错的事情,可多数家长对校车并没有多少期待。前面那位家长刚说完,边上立即就有家长不客气地答复:“校车!谁出那个钱?”
专家反思校车事故>>>
农村撤点并校却忽略校车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袁桂林认为,在校车车体本身不达标、超载、司机素质较低而导致安全事故迭出的背后,是校车运营混乱、监管不力以及校车立法空白的制度缺位。更根本的则是农村撤点并校导致“上学远”,以及政府在解决“上学远”问题上疏于校车系统建设。
袁桂林认为,农村“撤点并校”撤并学校越多,就有更多的学生需要搭车上下学,而他们的乘用车几乎都是农用车。于是,校车事故发生频率近来就很高。“像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幼儿园招生规模近千人的情况是不正常的,幼儿园就应当在本村内建立。”袁桂林说,按照国际经验,解决上学远的问题一般有两个路径:一是开通校车,另外一条是在不能通车的地方“寄宿”。从2002年以后,中国把寄宿制推到首要地位,校车系统的建立却行动甚少。
而去年制定实施的《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在实施中因监管主体缺位而无法“落地”。袁桂林说,在校车管理上,目前实行的是教育、公安、交通等部门共同管理、共同负责,这实际上就是无人管理、无人负责,缺乏责任主体。
破解校车安全问题,袁桂林提出,政府要将校车系统建设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同时,校车要纳入学校后勤保障系统,教育部门要承担责任主体地位,有权协调公安、运营公司等部门。校车运营体制则采用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模式,将运营业务进行公开招标,审核有资质的公司和政府配合运作,并在整个过程中起引导、管理、监督与检查的作用。 (财新)
◎相关新闻
甘肃校车事故 每名遇难幼儿获赔43.6万
新华社甘肃正宁11月18日电 甘肃省正宁县政府18日下午通报表示,正宁县幼儿园车祸事故遇难幼儿每人将获得赔偿金、抚慰救助金43.6万元。正宁县政府通报称,这个赔付标准是根据相关赔偿标准并参照有关地方的做法,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制定的。同时,正宁县政府表示已要求中国人寿等公司启动特殊重大保险理赔“绿色通道”。
截至目前,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幼儿园校车事故死亡人数上升至21人,其中幼儿19人。目前所有43名受伤幼儿生命体征平稳。
◎点击外地
瞧瞧浙江德清的校车 长鼻子、仿“美式装备”
79辆黄色的校车,如今已成为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一道靓丽的风景。这些由政府财政出资购买的校车,行驶在德清的大街小巷,总是能得到特殊的礼让,约6000名当地12岁以下的小学生,每天都要乘坐这些“特权车”去上学。从2009年开始在实践中摸索的德清校车模式,如今已日趋成熟,迄今为止没有一次出现伤亡的交通事故。
位于德清县城的育才小学是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记者在学校采访时正好是放学时间。在学校门口,除了停放着一辆显眼的黄色“长鼻子”校车外,周围没有一辆私家车甚至摩托车。这辆“长鼻子”校车,是德清县为接送小学生而专门购置的79辆校车之一。在车门和引擎盖上,大大的“校车”二字十分抢眼,车身侧面除了印着“核载54人”的标识外,还有一条荧光色的虚线。在校车前挡风玻璃上方还设有两个大大的红黄闪灯,车辆停住时,变换的闪灯非常显眼。
德清的校车模式在全国都走在前列。从2009年开始,浙江德清县在借鉴美国校车经验基础上,实践探索“购置中国式校车、实施一体化运行模式”。德清县教育局纪委书记罗永昌介绍,德清专门成立永安学生交通服务管理有限公司,由财政斥资2000万元,分三批购买79辆校车,招聘专职司机,实现国标校车专车专营城乡全覆盖。
全国6处县市试点 财政补贴校车 山东威海、无棣名列其中
在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前,教育部专门召开了中小学校车试点工作启动会,决定在6个地方试点中小学校车运营管理工作。这6个地方分别是浙江德清县、山东威海市和滨州市无棣县、辽宁本溪市桓仁县、黑龙江鸡西市、陕西西安市阎良区。这六个试点地区,将校车购置、运营维护等各项费用列入地方财政预算。
在山东无棣县,校车公司由县教育局主管,县交警、交通部门协管,实行公司化管理,在全县范围内实现校车全覆盖。各学校和移动公司联合为每名乘车学生发放了一张“校时通”乘车卡,刷卡后系统免费自动给家长发送提示信息。学生每人每月乘车费用为120元。无棣县每年从县财政拿出80多万元,对乘车学生按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每名学生每月实际缴纳70元。
威海市新购校车全部由政府公开招标、统一采购,保证校车质优价廉;对新购校车每车一次性补贴1.5万-2万元,每年再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每车1.5万-2.2万元不等的财政补贴。
(综合《新闻晨报》等)
- 惠及15万名学子!青岛“大鼻子”校车开通8年了2019-09-22
- 校车司机太任性! 载着41名学生高速上疯狂倒车2017-04-07
- 山东建立“校车管理台账” 符合标准专用校车10879辆2016-12-18
- 《山东省校车安全管理办法》3月1日起正式实施2016-03-01
- 山东校车安全管理办法实施:可走公交道 遇堵先放行2016-03-01
- 山东青岛:校车“体检”迎开学2016-02-19
- 山东“校车新规”3月起施行:校车可走公交道 遇堵车先放行2016-01-14
- 山东首次为校车安全管理立规 校车可走公交车道2016-01-11
- 山东首为校车安全管理立法 司机驾龄有明确限定2016-01-11
- 山东各地多措并举保障校车安全 严打黑校车201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