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就地变市民 “两区同建”走出德州模式

2013-06-18 16:15:00 来源:大众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德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传忠介绍德州市有关情况。

德州市新闻发布会现场。

  大众网德州6月18日讯(记者 马鑫)今天上午,“聚焦美丽山东——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北线采访团来到德州,在德州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德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传忠介绍说,依照“城乡一体、两区同建、四化同步”的发展思路,德州近年来在城乡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15万农民搬入新居变身“市民”,30多万农村劳动力依托各类农村产业园实现了本地就业。

  城乡统筹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张传忠说,近年来,德州坚持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四级协调联动,把中心城区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龙头,在大力改善老城面貌的同时,全面启动东部高铁新区和南部生态片区建设。目前,中心城区完成投入304亿元,城市发展空间扩大到280平方公里。

  “德州在全省率先提出和实施了‘两区同建’模式,即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基点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农村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张传忠说,依照“城乡一体、两区同建、四化同步”的思路,德州建成和在建的集中居住式新型农村社区已达378个,15万农户入住新社区;同时,建成各类农村产业园区876个,30多万农民实现园区就业,使得农民的生活、生产方以及农村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

  另外,在小城镇建设建设方面,德州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探索出恩城镇公共服务延伸、鲁权屯镇产业带动、赵官镇工业拉动等各具特色的城镇建设新路子。  

  文化创新

  城市精神催生文艺精品,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联城乡

  “‘德州精神’就是德州人厚德、包容、创新、图强的精神品质。“德州精神”已成为570万德州人民团结拼搏、跨越赶超的牢固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动力。”在谈到德州市的精神文化建设时,张传忠首先强调了“德州精神”在整个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在“德州精神”的驱动下,近年来,德州加大公共文化设施投入,新建成了市博物馆和德州大剧院,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15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农村(社区)文化艺术节、广场民间文艺展演、庄户剧团调演等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先后荣获“中国京剧城”、“中国围棋城”、“中国杂技之乡”等称号。

  在创作方面德州也是精品迭出,涌现出现代京剧《时传祥》、电影《春雨沙沙》、电视连续剧《民为邦本》等大批文艺精品,并打造了京剧《东方朔》、歌舞剧《后羿与嫦娥》、杂技《家乡》等重点剧目,展现出浓厚的德州地域特色和一流的艺术水准。“目前,全市在建和即将开工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达到38个,总投资852.4亿元,已完成投资102.7亿元,并重点打造了董子文化、运河文化、太阳文化等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张传忠说。

  生态低碳

  千村浴室、百万屋顶,超9成建筑用上太阳能

  张传忠介绍说,德州市通过深入推进蓝天、碧水、绿地、宁静、整洁五大工程,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其中,城乡绿化初具规模,2012年共造林32万亩、新植树木4300万株,全市林地面积达到50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1.5%,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成为全省平原绿化的排头兵。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通过“点源—污水处理厂—湿地—河流断面”为一体的“递进式”治污模式,德州市取得海河流域七省市、全国九大流域33个考核代表城市“双第一”的好成绩。

  空气质量方面,张传忠介绍说,通过对主城区10吨以下燃煤锅炉进行全面集中整治,近年来,德州主城区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实现了每年好于往年5%的目标。2012年德州全面完成COD、二氧化硫减排省定任务,并组织实施了“百万屋顶”计划和“千村浴室”工程,推广应用太阳能光热面积达256万平方米,中心城区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率达到95%以上。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