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小湄河湿地靠植物净化 走出治污新路径

2013-06-19 00:3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通过植物净化出的水

  鲁网6月18日讯(记者 刘梅婷)今天下午,“聚焦美丽山东——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聊城市小湄河湿地进行采访。记者们了解到,小湄河湿地与“普通”的湿地可不一样,湿地中的水是经过处理达标后的“污水”,进入湿地后,这些“污水”被水中的植物进一步净化,从而让这些曾经的“污水”变身成为可用于灌溉和绿化的景观用水。

  在小湄河湿地公园,采访团记者们刚一下车,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一片片足有一人多高的芦苇生长在水中,随着风轻轻摇曳。而水中的睡莲叶片上沾满了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晶莹剔透。负责小湄河湿地污水处理的技术人员于洪艳向采访团记者介绍说,小湄河位于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中部,全长约7公里,宽约150米,是开发区城区的一条绿化软质景观南北轴线,是集生态湿地、园林景观、休闲娱乐及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滨河生态风景区。

  小湄河人工湿地生态净化工程,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及山东大学环境学院联合设计,采用复合垂直流和表面流处理工艺,将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一级A中水进行再次净化,使其达到地表四类水的标准后,流入小湄河,为园林绿化、农田灌溉、工业用水提供优质水源。开发区城区的废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进入人工湿地进一步净化,使这些水成为可用于灌溉、绿化生态环境的景观用水。

  到目前,小湄河人工湿地日净化水能力达到了3万吨。每年可净化废水1080万吨,削减COD465吨,氨氮49吨。该工程的实施,明显恢复和改善了小湄河水体环境容量和生态服务功能,为聊城九州国际高科园区和九州洼湿地公园提供了高品质水源,形成了可持续循环利用的园区水环境体系,实现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责任编辑:王海燕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