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件文物印证世界琉璃起源于山东淄博博山

2013-06-22 23:0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博山琉璃博物馆内收藏的琉璃

    鲁网6月22日讯(记者 郇志君)今天下午,“聚焦美丽山东——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到达淄博市博山区博山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日博山区琉璃博物馆展出了13件战国时期的琉璃珠、18件元代时期的琉璃器具和104件元代时期的琉璃笄、琉璃簪等琉璃制品。专家根据博山琉璃最早出现的时期和元代博山琉璃业规模推断,博山是中国乃至世界琉璃的起源地。

  博山琉璃生产历史悠久,可追朔至西周、战国时期。唐代流行,宋代尊为“药玉”,元代已具备相当规模。明洪武年间,内宫监在博山设“外厂”,为宫廷生产“青帘”等琉璃贡品。1611年,民间艺人徐应元发起建立博山“炉神庙”,至今尚保存完好。1617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第一个琉璃行业组织——炉行醮会。此时,博山的琉璃产品已远销北京、江南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国内琉璃产品生产中心。清朝咸丰年间,博山琉璃业进入兴盛时期,开始出现专门销售琉璃的料货庄,博山琉璃从集市贸易、长途贩运,逐渐转变为以博山为中心的全国各地定点销售。清朝同治年间,博山形成以西冶街为主的琉璃业生产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琉璃之乡”。清朝光绪年间,博山出现内画工艺产品,并逐渐成为鲁派内画的代表。

  琉璃,属水晶作品,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琉璃、金银、玉翠、陶瓷、青铜)之首。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装饰构件,通常用于宫殿、庙宇、陵寝等重要建筑;也是一种艺术品,晶莹剔透、色泽夺目。记者在博山区爱美琉璃制造有限公司看到,琉璃制作需要娴熟的吹制技术和造型技术,吹制技术是利用琉璃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具有可塑性的特点,使用中空的铁棍从炉中挑出玻璃料,在冷却过程中不停转动手中的铁棍,吹制琉璃的形状。琉璃造型则要求十分严格的工艺,工匠手持一根带有小钩的长铁杆,将材料钩住送进温度高达1200摄氏度的火炉中,材料融化后,迅速拖出放在铁墩上,一手用工具拉着高温材料,一手用钳子拉出造型。博山区琉璃艺术大师孙即杰介绍说,琉璃生产还需要多种矿石原料,马牙石、紫石、凌子石是其中最重要的三种,而博山特殊的山区地质条件造就了琉璃生产所必须的自然资源。由于琉璃生产对原材料和技术的要求极高,自古至今仅博山和北京两处设有琉璃生产作坊,又因博山琉璃科学运用了博山特产的鸡油黄、鸡肝石料、亮红料、洋青料、珐琅等名贵色料,进一步创新了生产工艺而在全国独树一帜。

  近年来,博山琉璃艺术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琉璃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琉璃产品的文化内涵不断提高。花球、内画、套色雕刻、鸡油黄、鸡肝石器具等工艺美术品在国际上被视为珍品,精美绝伦的鼻烟壶内画被国际鼻烟壶协会冠以“山东画派”而轰动欧美,各种珠帘、花插、烟具制品等深受人们喜爱,晶莹剔透的琉璃花球被寓以“开不败的鲜花”。博山琉璃先后有30余件作品获国际大奖,有160余件作品获国家大奖,300余件作品获山东省大奖,上千件作品被国内外40多个博物馆珍藏。在世界最大的平板玻璃生产商美国康宁公司收藏的古代玻璃藏品中有16件来自博山。各类琉璃文化精品的不断涌现,大大提升了博山琉璃的文化品位和产品价值,博山区艺缘阁有限公司经理刘持芳介绍说,一个直径40cm的内画球,作为艺术收藏品价格就高达五万元以上。目前,全区琉璃生产及配套企业达230多家,专业技术人员超过3000人,花色品种达2500多个。博山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琉璃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地,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外还销往欧美、澳大利亚、东南亚、日本、香港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博山区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陶瓷琉璃艺术之乡”、“中国琉璃之乡”、“中华陶琉文化城”。去年,首届中国琉璃文化艺术节在博山区隆重举行。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