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留守儿童架起防护网?

2013-09-03 17:45: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一直高度关注本报“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报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政府、教育部门等也做了不少工作,遗憾的是,这些工作一直是碎片化、随机化,甚至“帮一把就走”。这种关怀不仅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有时还会带来负面效应。“孩子的成长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不间断的持续关注。” 

    鲁网9月3日讯:

  必须转变城镇化模式

  王忠武教授说,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首先必须弄清留守儿童的父母为什么要走。“主要原因还是在农村已经没法解决生计问题。”而要改变这种现状,最重要的是将过去的“要地不要人”的城镇化模式,转变为“人地捆绑”的城镇化模式。“政府征地时,必须把农民变市民。如果不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不要征地。”他说,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户籍的开放度加大,消除城乡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人为壁垒,让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权益。

  倡导“亲子团聚工程”

  城镇化模式转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作为“城镇化”的产物,很多农民工已经面临无法与骨肉团聚的境遇。对于当下已经造成的局面,王忠武教授建议出台专门政策,针对一部分有条件的农民工实行“亲子团聚工程。”“就是国家出台专门政策,由政府主导、国家拨款、城市出优惠政策,用人单位帮一把,社会各界支持,让长期在城里务工、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民工实现与幼儿园、小学阶段子女团聚。”王忠武说,父母与未成年子女骨肉分离,这是一件十分残忍的事,严重不利于孩子成长,这个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成立“留守儿童关委会”

  对于部分地方出现的留守儿童学校,王忠武表示高度赞许。他说,留守儿童学校是眼前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个成功样本,但此类学校的发展尚需政府扶持。而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暑期到农村支教,王忠武认为,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和经费支持,大学生支教普遍持续性较差。“不妨成立留守儿童关怀委员会,然后由这个部门对志愿行动进行统筹规划,科学指导。招募、动员社会力量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并对志愿者登记造册,合理分配时间,确保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监管无空白。”王忠武说,关怀留守儿童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社会上会有很多热心人愿意来做。“只要明确责任主体,关怀系统合理,留守儿童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

  问题解析

  哪个部门想起来就关怀一下,不是办法

  对于当下针对留守儿童关怀的“碎片化”“随机化”,王忠武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留守儿童关怀体系,明确“主角”,明确责任与分工。他认为,当下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怀之所以呈现“毛毛雨”趋势,主要原因是“多龙治水”、“群龙无首”。“由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合成立的‘留守儿童关怀委员会’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王忠武解释说,眼下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心理问题、教育问题等,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哪个部门想起来了就‘关怀’一下,有社会力量注意到了就‘关怀’一下,无人关注的时候就一片静悄悄。但留守儿童需要持续的、系统的关怀。”他说,如果政府制定好政策,并进行统筹规划指导,多管齐下,当下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一些悲剧就可以避免。“比如学业部分由学校指定专人负责,留守儿童的学习遇到问题,就可以追责到人; 安全问题由公安部门负责,划片承包,明确联系人,出问题就追责; 心理等其他方面的问题则由妇联等部门来解决。”王忠武说,只要政府主导,各部门各司其职,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解决样本】

  1 农村办起留守儿童学校

  志愿者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研发现,相对于在家里“散养”、或被爷爷奶奶紧盯的方式而言,暑假留在留守儿童学校,几乎算得上是一个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功样本。

  与普通学校不同,留守儿童学校到了暑假仍不能完全“休息”。这个暑假,德州禹城和菏泽定陶两所留守儿童学校均开展了“孩子在校过暑假”的活动。

  定陶留守儿童学校校长刘传玺告诉记者,因为留守的这些孩子父母都在外地,即便到了假期也不能回家,家里一般都是老人帮着照顾。但老人上了年纪,面对“脱缰小马”一般的孩子,管起来常常力不从心。而夏季又是溺水事件频发的季节,考虑到孩子们的安全,刘传玺决定这个暑假继续“开课”。“这个也是很多家长要求的,后来决定上一个月,休一个月。”记者了解到,留守儿童学校暑期并不像平常一样上固定课程,而是由大学生志愿者,教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同样,在禹城留守儿童学校,孩子们这个暑假也是正常“开课”。校长昝秀萍介绍,360多名学生有150人选择回来。记者 高倩 于腾腾

  2 义工下乡开课“看孩子”

  滕州市龙阳镇冯庄村是滕州市最北的一个村子,地处大山深处,村民以种地为生,所以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只留下了老人和孩子。而村子里的7个水塘,也成为很多老人的心病。“水那么深,不敢让孩子往外跑,万一掉下去,可咋办?”但是,今年暑假,老人们的烦恼消除了,因为村子里有了“义读学校”。

  记者了解到,冯庄小学义读学校成立于今年6月。是当地一个义工协会成立的。目的就是收留那些暑假没有人管的留守儿童们。冯庄小学专门为义读学校腾出了一间教室,还将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乒乓球室、打印机、网络等提供给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协调了电脑。社会爱心人士丛孝臣、张馨逸分别为孩子们捐赠了数百册图书以及全套爱心书桌。滕州团市委为孩子们安装了“亲情热线”,让家里没有电话的孩子们可以和父母通话。记者 张梦尧

  3 大学生暑假回家支教

  每年暑假,都有一批大学生志愿者奔赴全国各地支教。往年更多人选择了地域偏远的大西北、大西南,最近几年开始有人提倡“身边支教”。于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志愿者选择了省内支教,其中包括回乡支教。调研结果显示,省内支教主要有两种形式:到农村学校支教,或干脆直接回村里办支教班。

  山东交通学院诚信驿站支教队成立已有三年,队长张洪昌告诉记者,他们支教队每次支教时间都是七天左右。“之所以支教时间定为七天,最主要的是支教耗费的财力和人力相当大,我们自己实在负担不起。”张洪昌说,学校指导老师给1500元经费,但支教队10名队员7天的花费大约是5000元,而且大部分的食宿花费由他们自己承担。而且,由于暑期支教开设的课程主要是特长课,如音乐、素描等,主要目的是开拓孩子们的视野,提高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这样的课程也没有必要开太长时间。(山东商报记者 徐玉芹 实习生 范佳)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