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艺节:回归本体文化共享 艺术就应如此亲民
鲁网10月27日讯 本次十艺节盛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带来了戏剧、绘画、摄影等多门类艺术品。各界人士对十艺节的成功举办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本届艺术节将秉承‘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宗旨,集中展示出全国艺术创作和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为人民群众奉献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同时,按照‘力求节俭’的要求,彰显‘回归艺术本体、文化共建共享’的理念,开创举办国家级艺术节的新风。”——蔡武,文化部部长
“山东美术馆充分考虑到了观众各个层面的需求,在进场、观摩、休息、用餐、饮水、如厕等方面都做了认真细致的安排,工作不遗余力、不留死角。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工作方向,以最大的努力便民惠民,让更多的观众来享用这难得的美术盛宴。”——徐青峰,山东省美术馆馆长
“为了达到中国艺术节一直秉承的国家最高艺术水准,我们集结省内外多个团队共同参与画幕的设计工作,两个多月共设计、修改80余稿,直到正式开幕前四天才最终定稿。”
——张积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组委会大型活动部驻会副部长
“前期为备战十艺节时,济南已经把硬件设施搞得很好了,那么济南的软件,也就是我们的剧目也要相应跟上,达到符合全国艺术节的水准。”
——于鹤咏,济南市京剧院院长
“现在中国也开始重视和西方文化的交流,看这些艺术品能学习到文艺复兴时的一种艺术精神和艺术氛围。广大的老百姓可以看到西方艺术的经典,这本身也是对自己文化的一种熏陶。艺术需要这种氛围,高雅的艺术也能让老百姓学会欣赏、品味和体验。”——潘鲁生,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我们的《牡丹亭》已经到过5个语种的不同国家和地区。自2004年首演以来,该剧在全国20多个城市演出,并前往美国、英国、希腊、新加坡公演。文化走出去,一定是要用我们的语言、我们的特征,去介绍我们的东西。”——蔡少华,苏州昆剧院院长
“达·芬奇的作品是世界人民的文化遗产,作为世界上唯一被公认的达·芬奇《自画像》,首次从意大利来到了中国,来到了济南,也是第三次走出意大利。这个展览,不仅是十艺节的一个活动,也会成为济南未来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起点,也是济南成为中国文化之都的起点。”——温琴佐·桑弗,策展人、意大利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席
“我的画不怎么样,这么多人来捧场,我非常感动。我不是一个没有经历过事情的人,也不是第一次举行画展,原以为这一次也可以很平静、很平常,但是今天心里确实很激动,这个我是没有想到的。刚才看到读书时教过我的老师拄着拐杖过来,我的眼泪唰得就下来了。”——倪萍,主持人
“大部分演出商认为传统文化演出与市场格格不入,我不这么认为,只要是精品,老百姓就认可,就看你的创作意识,推广方式。在这方面,先期确实需要政府扶持。比如十艺节,创作了精品剧目,再用优惠票价推广出去,让观众认可的方式就很好。”
——刘卫东,山东世博演艺经纪有限公司总裁
“在走过的60年里,剧院排演过《蔡文姬》《画龙点睛》等历史剧,也重排过《姊妹易嫁》等传统剧目,但优势还在于继承了《李二嫂改嫁》的传统,坚持以现代戏为主的方针。我们近年来创作、演出的《补天》《苦菜花》等屡获大奖,也让观众看到了我们的潜力。”
——段雨强,山东省吕剧院院长
(山东商报记者 张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