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海洋产业集群点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等多项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四区三园”龙头效应凸显
今天(1月4日)是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3周年,蓝色经济区在全省区域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初步显现。根据统计,蓝区着力培育的现代海洋产业,如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海洋化工、海水养殖及水产品加工等产业,规模均居全国首位;海洋药物的种类和市场占有率以及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设计和生产能力居全国领先。
省区域办最新通报,蓝区“四区三园”建设龙头带动效应凸现: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新引进过亿元项目38个;烟台东部海洋经济新区金山港区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养马岛整体开发等项目加快推进;潍坊滨海海洋经济新区累计完成投资1800多亿元,新引进项目95个;威海南海海洋经济新区引进了一批世界500强企业,90个过亿元的项目落地;中德生态园成为全国首家综合标准化示范园区,已引进青岛德国中心及体验馆等20个新兴产业项目;日照国际海洋城将建成全国首个中国—新加坡合作的海洋经济园区。
省发改委主任张务锋向记者介绍,我省制定了全国第一个海洋领域的产业指导目录,重点培育了50个海洋产业重点项目和60家骨干企业。一大批海洋特色园区崛起,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对青岛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等18个海洋特色产业园予以认定,并安排支持资金1.79亿元,推动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巨大的海洋产业园。
在东营胜利经济开发区石油装备产业园内,目前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28家,过10亿元企业发展到15家。已建成全国产业集中度最高、行业科技水平领先的石油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产业集聚带来资金集聚。蓝区资金投入规模空前。截至目前,已安排财政资金26.6亿元、基建基金及合作贷款22.55亿元,支持项目457个。总规模300亿元的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顺利运行。出台了对金融机构支持蓝色经济区建设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积极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规模。9月末蓝区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2465.6亿元,占全省总额的比重达47.9%。
“未来蓝色经济区建设也面临新的挑战。”山东社科院副院长、海洋专家郑贵斌认为,蓝区地处沿海,对外经济依存度较高,受到国际国内大气候影响较大;二是区域竞争不断加剧,各地竞相出台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吸引要素资源,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蓝色经济区转型发展的任务也十分艰巨繁重。
据了解,蓝区今后将着力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围绕五大重点产业,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两区”重点建设项目,争取尽快建成投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特色园区建设也将提速。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四区三园”、四大临港产业区建设。积极支持28个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建设。(姜宏建 李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