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山东人的年夜饭记忆:不同菜肴见证时代变迁

2014-02-02 11:18: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中新社济南2月1日电 (杨晓卫 张宝砚) 年夜饭上的菜肴代表了人们对新年的祈盼,吃年夜饭的人传承着祖辈的口味习惯、见证着时代的变迁。每位中国人都有关于年夜饭的记忆,这些记忆往往伴随着除夕晚上那一桌丰盛的菜肴蔓延开来。

  在70多岁的济南人徐淑珍印象中,掺着野菜的鱼肉馅饺子是她吃过最美味的年夜饭。徐淑珍说,在计划经济的时代,物资匮乏,大家都想方设法让年夜饭吃得好些再好些。“那一年,我二十多岁,为了过年,工人们合计着租了一条船到海里去打鱼。最后虽然打到的鱼不多,但每家都能分到两条,只有包饺子才能让每个人尽量都吃到鱼肉。”现在鱼和肉已经成为年夜饭桌上的主角,可再没有一顿年夜饭能超过那菜多肉少的“饺子大餐”。

  “60后”于卫国记忆最深刻的一道年夜饭大餐则是“一个猪头”。因为父母是双职工,所以他年轻时候家里的生活比较富裕,但小伙子对肉的“情有独钟”是不容置疑的。“十几斤的生猪头,年夜饭上能做出几道菜。”这几乎成了于卫国感受年味的一个标志,“一个猪头能吃上半个月,从年夜饭一直吃到正月十五。那时候真是太幸福了。”在于卫国的记忆中,单调的“猪头”仿佛比现在的鱼肉全宴大餐还要美上千百倍。

  在淄博周村“80后”张姓小伙儿回忆里,一口大灶台,烧着柴火,油锅里噼里啪啦炸裹着面糊的原料的声音,就是过年的感觉。但对于年夜饭,他没有什么特殊的记忆。糖醋鲤鱼、红烧鸡块、五香牛肉、四喜丸子、炸藕合、炸麻花……提起年夜饭,小张一口气把鸡鸭鱼肉说了个遍。

  长辈说年夜饭的每道菜都有一定的寓意:鱼代表“连年有余”;油菜谐音“有财”,豆腐寓意“都福”;韭菜与“久”同音,有长久之意;白氽丸子、四喜丸子、炸肉丸,所谓的“三元”,表示合府团圆;蒸制菜肴,由于取火蒸食,表示着蒸蒸日上。饺子永远是年夜饭的压轴戏,既寓有“更岁交子”之意,代表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又以其形状有如元宝,希望大家吃了之后,可以招财进宝。

  但像小张这样年轻人,对于年夜饭的记忆可能已经比不上对刷微博、拍照片和发微信朋友圈的记忆清晰了。

责任编辑:宋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