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涉海金融 建成“海军城”

2014-06-10 14:55: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青岛港集装箱码头(资料片) 新华社发

  鲁网6月10日讯 青岛西海岸新区方面有关负责人昨天在接受山东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具体的发展规划尚需国家发改委批复。不过,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对于国务院批复中的“五个定位”作出了解读。

  发展涉海金融等新兴服务业

  国务院批复要求,青岛西海岸新区应努力发展成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

  根据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的解读,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方面,新区将发挥和放大青岛海洋科研和产业基础优势,吸纳国内外海洋科教研发机构和领军企业,以先进技术改革提升海洋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海洋装备等海洋新兴产业和滨海旅游、涉海金融、海洋文化等新型服务业,打造海洋经济升级版。

  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方面,新区将依托前湾港、董家口港和古镇口军港,发挥全国重要的战略物资中转基地优势,建设国家陆基综合保障体系; 依托国家级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基地、国家船舶出口基地,打造以深海探测为导向的国家深远海开发重大创新平台和推动深海探测开发装备产业基地。

  参与全球海洋开发合作

  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方面,新区将依托古镇口军港和航母基地建设,主动服务国防建设,推动在体制机制、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军民科技、军地人才培养等八个方面创新融合,重点发展船舶配套、电子信息装备、航空、卫星通讯等军民结合产业,打造国际知名的海军城。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方面,新区将重点依托保税港区、中德生态园、中日韩创新产业园等国际化园区,在海洋产业合作、跨国交通物流等方面先行先试,构筑我国参与全球海洋开发合作的示范平台。

  建设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方面,新区将重点围绕统筹陆海规划、统筹陆海产业布局、统筹陆海资源要素配置、统筹陆海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统筹陆海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近岸开发和深远海空间拓展等“六个统筹”,开展陆海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立陆海统筹一体化发展机制。

  新区营商环境将与国际接轨

  针对国务院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批复,该区工委表示将采取开放带动等六大战略,促进新区发展,其中明确提出,将营造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营商环境。

  来自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的消息显示,在开放带动战略方面,该区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发挥好八大功能区集聚发展和政策叠加效应,全力争取开放新平台,积极在投资贸易便利化等领域先行先试,营造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营商环境,增创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其中,海洋科技战略方面,该区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海洋基础科研平台、海洋应用技术创新平台、海洋科技成果孵化与企业培育平台,强化海洋人才市场、国际海洋产权交易、海洋应用信息与数据服务等创新要素支撑,以科技自主创新引领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此外,转型发展战略方面,该区将率先实施凤凰涅槃、腾笼换鸟,推动经济功能从制造向创新提升,口岸功能从中转大港向自由贸易和国际物流中心提升,城市功能从以产业为主向产城融合提升,社会功能从管理向治理提升,体制机制从一般行政区向国家级新区提升,推动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

  专家学者热议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

  将带动山东海洋经济崛起

  获悉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设立,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张志元表示,这不仅能推动青岛蓝色经济的崛起,而且有助于带动山东经济转型升级,而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于慎澄则认为,新区改革开放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大。

  带动山东海洋经济崛起

  “毫无疑问,青岛是整个山东经济的龙头,要想头抬得高,就必须有强有力的支撑。”张志元说,青岛西海岸新区可看作是近期增强青岛发展引擎的“两大翅膀”之一,另一个是财富管理中心。

  之所以这样说,张志元基于其长期以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和观察:“一般来说,行政区划的调整意味着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种板块的重组,而重组往往意味着机会。”具体到青岛西海岸新区,2012年原青岛市黄岛区和胶南市合并成新黄岛区,现在又进一步成为国家级新区,必将带动青岛乃至整个山东海洋经济的崛起。一直关注青岛西海岸新区推进的于慎澄也有类似观点,他认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蓝黄”两区建设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青岛无疑是“蓝区”的龙头城市,而青岛又将“一谷两区”作为其“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的先行区”,“一谷两区”中最重要的无疑又是青岛西海岸新区,用于慎澄的话说,该区“面积最大、经济总量最大、创造力最强、最具发展潜力”。

  拓展更大改革空间

  作为国家级新区的青岛西海岸新区,与青岛乃至山东其他区域相比,到底会发生哪些新的变化?

  于慎澄看重的是其对改革开放空间的拓展。“从我个人理解来看,国家级新区的建设,并不是说国家会给你多少优惠政策,重点不在这里,”于慎澄说,重点在于国家给了一个机会,即新区可以通过体制等领域不断地创新来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岛西海岸新区在改革开放上的空间会越来越大。”

  张志元也认为,“既然是国家级新区,就必然要求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这对青岛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青岛应该紧紧抓住财富管理中心和西海岸新区这两大利好,通过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助推青岛乃至山东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全面发展。

  体制创新的步子再大一点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之前,全国已有上海浦东新区等八个国家级新区,这些新区的发展历程能给青岛西海岸新区带来哪些借鉴,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过程中又应该特别注意哪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张志元和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于慎澄。“不管是国家级的新区还是其他级别的经济区,在建设之初都应该作一个战略方面的考量。”张志元建议,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建设应该“规划先行”,无论是空间结构、产业布局还是其他方面,都应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提前做好最细致的规划。

  而作为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产业规划为张志元所重点关注。他认为,从青岛西海岸新区现状和未来考虑,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应该始终坚持“三高”,即高端、高质、高效,应该始终保持当地产业在青岛、山东乃至全国的先进性和前沿地位,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保证国务院批复中所说的“为探索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新路径发挥示范作用”。

  此外,张志元认为,环保也是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中绕不过去的问题,“必须构筑一个大青岛格局,保持青岛红瓦、碧海、蓝天等良好形象,这就要求得特别注重环保”。

  相比张志元更重视规划的思路,于慎澄则更重视创新。“从目前已有的国家级新区来看,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设立时间较长,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它们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步伐都比较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于慎澄说,尤其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是由原黄岛区与胶南市合并而来,可能有一些体制方面的问题需要理顺,这就更需要加大创新的步伐。同时,于慎澄强调借鉴其他国家级新区的“功能区战略”,即注意和国家战略的呼应、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以及城乡之间的统筹发展。也就是说,要将青岛西海岸新区放在一个更大的框架中来考察和衡量,充分发挥其带动功能。 山东商报记者张恒

责任编辑:宋莉
新闻关键词:发展新区金融海军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