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运河立传的人——访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入选作品《大运河》作者杨义堂

2014-08-01 16:28: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8月1日讯(记者 刘梅婷 通讯员 汪泷 陈德林)“感谢义堂,写出如此恢弘的作品,在大运河申遗的伟大进程中,使得中国文学没有缺席。”说这句话的,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而他所指的文学作品,正是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著名作家杨义堂历时三年完成的近30万字的文学著作——《大运河》。6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而这部堪称献礼大运河申遗成功的长篇小说也呼之欲出,其创作的过程中也可以说是几经波折。

  南旺运河枢纽唤起了他的创作冲动

  在创作《大运河》之前,杨义堂的另一部文学著作《大孔府》就曾大获成功。济宁作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他的这两部作品虽然都代表了济宁最著名的历史文化,却除了地域上的联系之外,彼此在历史的长河中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

  而为什么在成功创作《大孔府》之后,杨义堂要转个180°的弯,去围绕大运河创作一部文学作品?“其实这都源于我来到济宁市文物局工作后,一次去南旺分水龙王庙考察的经历。”杨义堂说,2012年初,他调到市文物局工作,因为正好赶上了大运河申遗,他多次前往汶上县南旺镇去考察。

  “第一次看到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工程,我被深深地震撼到了。”作为15世纪的工程,当时的南旺分水枢纽主要作用是将大汶河的水引入小汶河,再流入运河。古代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利用南旺的地势和特殊的水利结构,不仅将水引入运河,而且还成功分流河水,使大运河南北畅通。

  有感于在那个人力、物力都匮乏的年代,却能完成如此宏大的工程,杨义堂决定着手创作一部与大运河有关的文学作品,同时也为大运河申遗助威。“我是梁山人,从小就在大运河边长大,和运河自然也有着深厚的感情。”杨义堂说,而他90年代大学毕业后就来到济宁工作,也搜集、积累了许多与运河有关的历史资料,“以前没有创作的灵感和冲动,但见到南旺分水枢纽后,一切似乎就都水到渠成了。”杨义堂说。

  为了写出历史味儿,看遍明代小说

  《大运河》所描写的,是明代永乐年间济宁同知潘淑正与工部尚书宋礼联手开凿大运河,渴望使大运河能直通北京,圆明成祖朱棣的迁都梦。未曾想因为对水利不熟悉,加之不了解济宁的地势特征,使16万河工的付出都付之东流。为了改变失败的现状,而寻找到了南旺当地民间的农民水利专家白英,以化解困境。

  “我之所以要把故事背景放在明朝,也是源于靖难之役后,朱棣迫切的想要迁都北京,但迁都若走海运,风大浪急,而且有倭寇从中作梗。”杨义堂说:“所以疏通济宁这一段200里的运河,放在这个时期的大背景下最合适了。”

  虽然说起来容易,但明朝作为一个长篇小说发轫的时期,如何能把自己的作品也写出历史小说的味道,写得像明朝的历史,也着实让杨义堂犯了难。于是他在大量查阅《明史》、《朱元璋传》、《朱棣传》等史书的同时,又重新翻阅《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三言》、《二拍》等明朝时期的小说。杨义堂说:“你不看透明朝人写的小说,不琢磨透他们当时的生活,又怎么能写出带有明朝味儿的书?”

  这些杨义堂大学时就看过的书,重新再翻阅后,他所寻找的角度也截然不同。杨义堂告诉记者,《三国演义》对他的创作影响很大,书中那种对君王的“忠”,和对兄弟的“义”,都让他觉得可以借鉴入自己的书中,“大运河的开凿,其实也在很多地方体现了‘忠义’二字。”而《金瓶梅》因为发生在临清,距离济宁很近,也使得杨义堂从中找到了许多明朝时期这一地区的市井特色。“中国优秀传统小说是我的根。”杨义堂说。

  遍寻白、宋、潘家后人,化解创作的窘境

  因为明朝史书、小说看的多了,杨义堂把许多那个时期济宁的市井文化都挖掘了出来。他说,明朝初年运河沿岸的济宁人流行玩一种“水浒牌”,也就是麻将的前身,宋江、燕青、武松这些角色都在牌上体现。“现在梁山有些老人还在玩,但是已经非常少见了。”

  虽然把个明朝“翻”了个底朝天,但在创作的过程中仍然时常碰上“卡壳”的时候。因为白天上班,晚上又写作到深夜,长时间坐着导致杨义堂的腰肌也出现劳损。为了缓解这些压力,他便经常凑周末跑去竹竿巷、大运河畔去休息、寻找灵感。

  “书中有一段写宋礼第一次来济宁开河的时候剪彩,因为街头巷尾人挤人十分热闹,使得来济宁看望他的女儿被挤下了河,一个青年军官跳下河去救她,许多老百姓也纷纷从商铺里抗出竹竿来搭救。”杨义堂说,这样的场景正是他在竹竿巷闲逛时,看到街边商铺里摆卖的长竹竿而联想到的。

  在完成第一遍创作的时候,杨义堂只用了大约5个月的时候,但是因为总觉得差些“火候”,所以他又决定再次前往汶上县南旺镇,去找寻书中所提到的白英、宋礼的后人。“南旺镇现在还有白庄和宋庄,后人多为这两位祖先守陵。”在走访的过程中,杨义堂得知那里白、宋、潘三家不通婚,一些年轻的后人说是因为过去三家曾因利益闹翻过。

  感到创作遇阻的杨义堂因为这样一个结果有些失望,但不愿放弃的他之后又反复来到南旺镇去寻找了解过去的后人。“每逢周末,我就骑着自行车到南旺镇去走访。”他说,终于在去了七、八次之后,一位70多岁的老者告诉他,其实三家不通婚是因为白、宋、潘三人曾义结金兰,亲如兄弟的他们才不让后人彼此通婚。

  广征意见,故事情节才得以不断丰满

  在创作《大运河》之初,杨义堂本是将白英、宋礼、潘淑正三人都作为主角,但随着初稿的完成,原济宁市委秘书长郑仲逊则给予建议:“宋礼是工部尚书,治水是他的本职工作,潘淑正乃济宁同知,又不懂治水,这种情况下你更应该着重写农民水利专家白英,他能更好的代表中国老百姓集体的智慧。”

  就是一个个这样的建议,让杨义堂虽然只用了半年的时间便完成了故事的创作,但前后却历时两年,修改了十余遍。在《大运河》还未出版之前,作品便在《起点中文网》和一些媒体上连载,因为书中涉及到许多大运河沿线城市的传说故事,所以在网上也引起了热议,几乎每天都有热心读者和杨义堂交流。

  书中所写的潘淑正,祖籍是浙江台州。杨义堂因为将其描写为一个憨厚、忠良,但却不懂水利、有些书呆子气的官员,还曾引起了浙江台州潘家后裔的“不满”。然而几经沟通,这些后人也对文学作品的创作表示理解,更因为作品的影响开始修家谱,使得当时台州当地媒体刊文称“《大运河》推动了潘氏后人对祖先的认可。”

  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在上海、江苏无锡等地的白英的后人,也积极与杨义堂联系,不仅提供了许多他们所了解的祖宗的故事,而且还通过杨义堂的联系回到南旺镇认祖归宗。“正是因为和这些来自全国各地许多相关人士、历史专家、热心读者的沟通、交流,才使得《大运河》得以不断扩充故事量。”杨义堂说。

责任编辑:王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