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变废为宝 九龙口湿地为缺水城市“解渴”
九龙口湿地一景
鲁网10月28日讯(记者 罗燕)今天上午,“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德州夏津县九龙口湿地采访。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九龙口湿地是德州唯一一个入选山东“一圈一带”的生态项目。它的建设让夏津这个缺水县解了“渴”,更让夏津城区的污水变废为宝,市民休闲也有了新去处。
记者在现场看到,木栈道、生态岛、亲水平台均已建成。河道内种植着芦苇;开阔的湖面,兼顾景观要求,种植着荷花。虽然已是深秋,但残荷印水,也别又一番美感。
据介绍,夏津县处于黄河故道,黄河的两个故堤南北平行纵观全县,俗称“东沙河”、“西沙河”,全县地势高亢,共有30余万亩,原为沙荒地,生态曾一度遭到破坏,主要原因就是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同时,夏津位于德州市引黄末梢,引调水源十分困难,位于“西沙河”的白马湖、渡口驿、双庙、郑保屯四个乡镇70%的用水指望机井抽取地下水,而要引入河水,则需要从70多里地的雷集镇逆地势5级抬水。此外,夏津县降水稀少,据30多年的气象统计,全年降雨量平均565.5毫米。
为了修复生态,夏津县规划保护和扩建了九龙口湿地位。九龙口湿地于夏津县污水处理厂西侧,占地约1638亩,总投资6000万元,2013年9月19日开工建设,当年11月30日竣工。九龙口人工湿地大体划分为河道区、湖面区。河道较狭长,种植芦苇等植物。设计规模日处理污水5万立方米,采用 “潜流+表流+河道走廊”处理工艺。整个潜流湿地采用重力流布水方式,县污水处理厂出水经潜流湿地净化后,由汀步跌水堰流至表流湿地,经过湿地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地表水V类水质标准,可用于景观用水和城市杂用,具有生态调节、改善水质、涵养水源和风景观赏等功能,年可削减COD150吨、氨氮1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