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故事之教育篇评论:教改深处应“见人”

2015-05-08 09:53: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 本报评论员 任宇波

  从过去摸索“怎么教”,到现在研究“怎么学”,提倡学生自主“选课、走班”……一位潍坊名师的艰辛“蜕变”,是对基础教育内在规律的一次探索,也是教育改革“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鲜明体现。这种直接指向人,高度关注人,处处“见人”的做法,是山东教改不懈探索的一个缩影。

  教育改革,一直是备受各方关注的焦点。探索过程中,大到如何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小到以什么样的形式上课,怎样提升教学水平,各种各样的问题矛盾交错,各种各样的声音也层出不穷。有些人一味“求新、求奇、求特”,但对教改是为了什么?教改是为了谁?教改的主要矛盾在哪里?这些最本质的问题有时候反而被忽略。

  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唤起老师的教学热情,就要考虑如何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增进家长们对教育的信心,就要思考如何减轻教育成本,均衡分配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就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一段时间以来,从推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到改革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再到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山东教改议题覆盖广泛,成效显著。

  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着力点有许多。从高考到中考、从高校到中小学、从考试到评估,只有各个环节的改革全面推进,才能真正改变更多人命运的轨迹。在漫漫教改路上,以改革为支点,祛除积弊,谋划新局,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责任编辑:王海燕
新闻关键词:山东故事教育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