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国企改革应下好防止资产流失“先手棋”

2015-06-16 17:54:00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新华网北京6月16日电题:国企改革应下好防止资产流失“先手棋”

  新华社记者张兴军

  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在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出台前,先行出台防止国资流失的意见,体现了中央对国企改革的稳妥把握,堪称为新一轮国企改革下了一着“先手棋”。

  深化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防止国资流失是这场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底线。由于国有企业盘子大、资金富集,且涉及面广、内容庞杂,如果缺乏有效监管,改革很可能留下空当,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盛宴”。

  近年来,一些大型国企的“塌方式腐败”、“系统性腐败”、“链条式腐败”表明,这样的担心并非多余。在中石油窝案中,集团系统有40余名高管和中层被带走调查。据公诉机关指控,有的部门负责人仅一项违规决策就造成资产流失上亿元。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系统内,先后挖出“硕鼠”上百名,利用政策漏洞骗取国家粮食资金7亿多元。中纪委网站新近公布对多家央企的巡视结果,项目招投标、投资等领域是营私舞弊、利益输送的“重灾区”。

  社会普遍认为,新一轮国企改革将比上一轮以转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更加触及深层利益。为此,要提防贪腐者在产权转移、重组出售等过程中浑水摸鱼,以“乾坤大挪移”手法损公肥私,也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的经验教训,避免在一片改革声浪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防止国资流失,需继续探索加强监管的有效形式和途径。此次深改组会议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出资人监督和审计、纪检巡视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按照这些要求,出台更多具有可操作性的细则,让防范国资流失的制度更加完善。

  在某种程度上,改革与反腐可视为助推国企健康发展的“任督二脉”。不偏不倚,不因噎废食,一方面守住防止资产流失底线,一方面继续深化改革,国有企业才能不断增强活力,在市场的风浪搏击中继续做大做强,真正行稳而致远。

责任编辑:罗燕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