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科学大会主题会议之二:“书写情感的历史”

2015-08-24 21:26: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8月24日讯(记者 刘梅婷 王文婷)8月24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书写情感的历史”主题会议在山东大厦影视会议厅举行。会议共分为四场,议题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情感史中心的Ute Frevert和西澳大学情感史高级研究中心的Andrew Lynch召集,来自法国、英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西班牙、芬兰和捷克等国家的学者现场发言。 

  第一场会议围绕“情感、资本主义和市场”的主题进行。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学者Laurence Fontaine以《欧洲近代早期的情感经济》为题阐述了中世纪以及欧洲近代早期贵族在市场社会中的行为、不同阶层之间的对抗以及价值观的变化;英国谢菲尔德大学Anna Geurts的发言《压力的史前时代》谈到时间和空间的话题,她认为时间必须要有效率地度过,而且我们有时候拿金钱衡量时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的Anne Schmidt在《广告文化与近代消费群体的形成》中分析了20世纪初广告如何给社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消费变化以及给人们带来的情感上影响。评议人Ute Frevert认为这些观察使人们了解到在市场经济以及资本主义的背景下,情感是如何进行发展的;关于资本主义还有不同的形式,也激起在社会上不同的情感,甚至改变了全世界人类对待情感的一些方式;这些研究能够让我们重新理解资本主义的影响,以及对情感和社会区分的影响。 

  第二场会议的主题为“情感和‘他者’的塑造”。来自杜伦大学的Andrea Noble在《在墨西哥感受法则:殖民语境下的哭泣》中通过介绍墨西哥殖民地时期及印第安人和欧洲人的冲突这些历史烙印来讲解“哭泣”这一历史情绪,并连同社会、政治、历史等方面一起做了阐述;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Christianne Smit的发言《恐惧与魅力——贫民窟与殖民地的野蛮人》中谈到19世纪70年代到一战时期中产阶级情感的两面性,并通过对中产阶级的行为研究,分析了中产阶级怎样保持其个人价值和自身身份的优越性;西澳大学的Makoto Harris Takao以“关于16世纪耶稣会内部情感教学及其在16世纪日本的状况的比较研究”为议题,谈到了日本感情和习惯的关系,他认为在社会中,情感的习惯超越心理,情感和习惯最终走向归一和转变。来自墨尔本大学的评议人Charles Zika认为能把情感和宗教、民族、道德甚至是殖民统治联系在一起,是研究情感的拓展和创新;这些分析和研究使人们意识到悲伤、哭泣等情绪与文化的渗透有一定的关联。 

  第三场会议的主题为“身体和空间中的情感”。西班牙巴斯克大学的Fabrizio Titone介绍了中世纪晚期西西里的哀悼仪式,他认为葬礼表达人们的情感和礼仪,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含义和影响悉尼大学Alan Maddox的发言题目是《情感表达与18世纪早期圣安东尼教堂的耶稣受难像》,他阐述了音乐作为一种实践,或者是一种工具在仪式上做出情感的表达;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的Benno Gammerl以20世纪的视角看待“塑造了同性恋者身体的爱情?”的问题,论述了1970年前后对同性恋发展或同性恋认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来自西澳大学的评议人Jacqueline Van Gent认为,这些发言都清楚地表明情感和情感的表达与地点和空间有关联,表明情感和综合性的社会因素是紧密相关的;城市空间在人们的情感形成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最后一场会议的主题是“书写情感的历史:理论和方法论”。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Tuomas Tepora以“情感史能从神经科学那里学到什么?”为主题,将精神科学和情感历史进行有机地结合,认为思维情感就像是配备在人体之上的软件设施,借鉴以社会、文化等因素进行表达;捷克帕拉茨基大学的Radmila Švaříčková Slabáková在《自我文献的情感与记忆:从来往信件到口述历史》中说,来往信件、口述历史等是记录自我情感的方式,分析了人们对于记忆和情感的回顾是否准确。评议人Charles Zika认为,Tuomas Tepora论述的领域具有创新性,将精神科学和情感历史相结合这一思路对于其他历史学家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历史学家可以通过进入精神学科的领域中,来研究人类文化和感情的本质;Radmila Švaříčková Slabáková则通过研究自我文献,以进行个人情感的表达。 

  本场会议在情感是历史研究中的重要话题等方面达成共识,与会学者就其涉及的人类政治、经济、生活、音乐艺术和死亡等领域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责任编辑:刘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