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秸秆禁烧,到底难在哪 各环节都有难题

2015-10-13 09:05: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秋收之际,秸秆焚烧这个老问题又成了各界关注的热点。老问题,难在哪?记者到鲁中、鲁西一线进行了调查。

  为啥要烧秸秆?

  秋日的田野,丰收的气息。聊城东昌府区老程庄村,村民程东元,正开着拖拉机,“突突突”地忙活着。拖拉机后挂秸秆还田机,粉碎的玉米秸秆,直接回到了地里,地踩上去软绵绵的。“俺村4000多亩玉米,都粉碎还田,至少7年啦。秸秆还田好,增加土地的有机质,耐旱耐涝,早就不烧了。”

  在兴农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闵越给记者算账:“瞧,我们流转了3000亩地,机械化作业,秸秆一部分卖钱,一部分粉碎还田,综合效益好。烧秸秆?给钱也不干!”

  然而,现实中,为何还有人烧秸秆?

  聊城市东昌府区农机局局长杜洪军向记者介绍,老程庄村和闵越的合作社不一样,人家的玉米种植成片连方,形成了几百亩乃至上千亩的种植规模,进行机械操作,秸秆既可以还田增加地力,又可以卖钱。

  但是,如果农民种三五亩地,收集秸秆费时费力,农民算算账,就不划算。

  记者了解到,以前,玉米秸秆是烧火、饲养牲畜的原料,不舍得焚烧。现在用天然气、煤球,牲畜也少了,玉米秸秆,农民自家用的就少了。自家用的少了,收集起来,再运出去,卖不了几个钱,还浪费人力、物力;留在地里,影响播种小麦,不如一把火烧掉。

  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西石村村民王秀春的话,具有代表性。“我自己种着5亩地,孩子都在外头工作,连秋收都严重缺劳力,哪里还顾得上秸秆啊?”

  农忙不等人,秸秆清理不及时,影响小麦播种。于是,一些农民动脑筋做起运送秸秆的生意,赚起了“外快”。他们把地里的秸秆免费装车,送到养殖场卖钱,一天三四趟就是好几百元的纯收入。“都知道这是没本钱的买卖,秸秆咱一分钱不要,咱还烧上茶水送过来,感谢人家帮咱清了地。”

  割、集、运,哪个环节都不能少

  东昌府区和泉林集团合作,建立了11个小麦秸秆收购点,每年给泉林集团提供小麦秸秆1万吨左右,但这也只是相当于全区小麦秸秆产量的十分之一。

  “大部分秸秆还是要粉碎还田或另找出路。”杜洪军说。

  玉米秸秆变废为宝,除了形成种植规模,还需要哪些环节着力呢?

  杜洪军介绍,玉米秸秆,可以作为饲料、造纸原料和生物质发电原料,就拿玉米秸秆作为青储饲料来说,每斤秸秆价格为8分钱左右,按此计算,东昌府区45万亩玉米光秸秆收入就可达1.6亿元。而这首先要有龙头造纸企业、畜牧企业或生物质发电厂,让秸秆利用找到出路。

责任编辑:殷会丽
新闻关键词:秋收秸秆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