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7000年前已有海洋文化 海洋背后的神秘文化

2015-12-03 15:07: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神秘的海洋带给古人许多财富,同时便利了交通。图为一名游客在观赏从海底打捞出的文物
  鲁网12月3日讯(山东商报记者李解 摄影/记者王晓峰)从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时起,由“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组成的“一路一带”规划就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之中。
   而在近日,由两岸海洋学界首次联合举办的“中华海洋论坛”也在博鳌正式开幕。海洋文化逐渐的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何谓海洋文化?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山东的海洋文化又有着怎样特别的地方?
  山东半岛7000年前已有海洋文化  
  燕生东,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山东沿海地区早期海洋文化的研究工作。
  燕生东根据近年来的史料搜集和考古挖掘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山东的近海渔业文化已经非常发达了:“这几十年来,根据我们在胶东沿海一带考古发掘发现了近百处的贝丘遗址,而这些贝丘遗址恰恰说明了当时山东沿海一带的近海渔业发达。”
  贝丘,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在数千年前,从事近海捕捞的人们往往会收获大量的牡蛎、蛤以及扇贝等海洋生物,在用工具撬开贝壳取走其中的肉后,这些废弃的贝壳往往被遗弃在固定的地方。经过日积月累,逐渐的形成了贝丘这种独特的遗址。“简单点说,贝丘其实就是先民们用来堆放贝壳垃圾的固定地点,它们的出现,其实恰恰说明了当时渔业的发达。”燕生东表示,目前根据出土的文物显示,胶东半岛地区最早的渔业文化要早到距今7000年前后的白石村文化。
  7000多年前的胶东半岛沿海地区,在高地和河流入海口的河汊子两侧则散布着上百处村落,是该阶段东方地区人口最多、村落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而燕生东还发现,这些地方除了会出现贝丘一类的遗址之外,还会有大量的粟类种植的痕迹:“这恰恰说明,当时的人们是以粟类种植为后盾,同时大力发展浅海捕捞业,从而形成了发达的近海渔业文化。”
  玉石的传播与大海紧密相连  
  作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山东半岛其实早在史前时期(约4000-5000年前)就已经成为了沟通南北的海上枢纽。
  一个显见的例证,来自于烟台栖霞县杨家圈的稻作遗址发掘。
  “那么目前学界通过考证可以确信的是,世界稻作农业应起源于8、9千年前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那么现在这个问题就来了,发源于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稻作农业,是如何一步步的传向北方,并且远渡朝鲜和日本的呢?”燕生东表示,对此著名的考古学者严文明对栖霞杨家圈的稻作遗址和辽东半岛的稻作遗址进行过系统的比对:“比对结果是,栖霞的稻作遗址大约在4000年前,而辽东半岛的稻作遗址大约在3000多年以前,可见稻作实际上是从南往北一点点传播的。”而日本学者宫本一夫也认为,朝鲜的稻作实际上是传自于山东半岛一带。
  “因此学者们认为,稻作实际上是以陆路为主,海路为辅的形式,逐渐向北方传播,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山东半岛沿海一带,对于稻作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燕生东表示,水稻农作物的引进和在鲁东南沿海地区和胶东半岛的大规模种植,促使了鲁东南沿海和胶东半岛地区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也使得大汶口文化末期至龙山中期的聚落数量和人口规模急剧增加,达到了历史上沿海地区的第一个高峰。
  除了水稻之外,在山东早期的历史中,玉石的传播也与大海有着密切的关联,燕生东通过考察发现,距今5000-4000年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时期和龙山文化时期,以山东地区为中心,包含江苏、安徽北部的海岱地区玉文化发展进入鼎盛阶段。
  “那么海岱地区的玉料来自于哪里呢?还是通过海洋,从辽宁一带漂洋过海的来到了山东。”燕生东发现,出自于海岱地区的玉器,其材质、色泽、品质与辽宁省岫岩县一带的岫岩透闪石软玉的基本色调完全一致,而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结构学的分析也完全一致。山东半岛沿海地区是辽宁岫岩玉器(料)南传的桥头堡,这也是沿海地区玉器工业特别发达的主要原因。
  让我们来设想一下,从大汶口时期到龙山文化时期,大量的玉料玉器通过海路的方式,不断运输到胶东半岛一带,然后再由此向西或向南传播,一块块的玉料被送到鲁中和鲁西一带,加工成当时最为时尚的玉器,供人们使用和佩戴。
  “所以说,山东半岛沿海地区是辽宁岫岩玉器(料)南传的桥头堡,这也是沿海地区玉器工业特别发达的主要原因。”燕生东这样表示。
  古代仙人思想的起源地  
  自古以来,盐,一直是历朝历代和各时期政府严格管控的产品。
  大海赐予人们的,除了丰富的食材之外,还有盐。“可以说,早在东夷时期,已经有部落开始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了。”《渔具列传》作者、海洋学研究者盛文强这样表示:“我们都知道在春秋时期,有著名的五霸,其中齐国的齐桓公就是五霸之首。”
  而在盛文强看来,齐桓公能够雄霸诸侯,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把持了当时山东半岛的海盐产业:“白花花的盐山带来的是无尽的财富,有了这些财富,使得齐国在经济上获益匪浅,用句现代的话说,就是当时的海盐产业,实际上拉动了齐国的GDP。”因此曾仰丰在《中国盐政史》中,对于山东盐业发展有过一句极其精辟的总结:“古代盐产之富,莫盛于山东;盐法之兴,亦莫先于山东”。
  事实上,早在殷商时期,黄河三角洲和莱州湾沿岸就成为了当时商王朝的制盐中心。近年来,考古学家们在广饶、寿光、潍坊、昌邑、沾化、庆云、利津、东营等地,接连发掘出了一大批的殷商时期的大型盐业遗址群,总数量达到了500多处,这也昭示了该地区殷商文化、经济突然繁荣,聚落和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多。“西周建立之后,为什么会把重臣姜子牙分封在齐国,只怕也与当时山东半岛的盐业有关。”燕生东这样表示。
  到了西汉时期,统治者对于山东半岛的盐业也同样看重,据史料记载,汉王朝在全国产盐区设置盐官(部分可能为了盐制品的运输),共37处,而在山东沿海及周围地区,共有12处。山东的盐区占据了当时西汉疆域的三分之一,足以证明山东的意义。
  除了这些来自于大海的实际利益之外,广袤无垠的大海还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诸多的神秘与敬畏,而这种神秘与敬畏,则相应的出现了“仙人思想”:“都说蓬莱是海外仙山,秦始皇曾经派徐福等人入海求仙丹,汉武帝也曾经至少三次‘东巡海上,行礼祠八神’,我们民间也有八仙过海的传说,这些其实统统可以归为当时人们的仙人思想。”如今在我们看来,或许所谓的仙人思想属于封建迷信,但是在当年,仙人思想是当时对人、社会和宇宙世界看法和当时的科学知识:“可以说山东半岛,是古代仙人思想的起源地。”燕生东表示。
  而这一切,皆来自于大海,来自于海洋文化。
 
责任编辑: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