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资本“搅活”文化产业 中国最大民间博物馆群在临淄拔地而起
本报记者 马景阳
本报通讯员 王立才 曹元良 崔立来
初冬时节,天已微寒,但涌往临淄齐都文化城的人流依旧不减。忙着介绍铜镜拓片展的古玩城馆长杨欣说:“古玩城运行一年多来,策划、举办各类展览50余起,交易额1.5亿元。”
自姜太公封齐建国,临淄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的都城,长达800余年,有“地下博物馆”之美誉,是辉煌灿烂的齐文化发祥地。
“齐文化尚变革、重开放、尚法制、重兼容的鲜明特质,非常贴合我们目前发展的实际。守着开放务实、通权达变的齐文化金饭碗,临淄区放大齐文化的历史穿透力,把文化当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与魂和持久内动力。”区委书记宋振波告诉记者。
通过政策、资金等扶持措施,临淄区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15万平方米的体量、一城二十馆的格局,短短三年,中国最大的民间博物馆群拔地而起。负责齐都文化城运行的齐文化博物院院长马国庆说,“临淄速度”的秘诀就在“政府引导、企业运作”。
博物馆群项目总投资15亿,其中,临淄古玩城和16个民间博物馆全部是民间资本投资,占总投资的50%,达到7.5亿;政府负责齐文化博物馆、足球博物馆、东孙战国墓博物馆、临淄区青少年科技馆4个公益馆,及整个项目区的基础建设。临淄古玩城是由一家房地产企业主导开发,自去年9月份运行以来,馆内已进驻业户140多家,进驻率达到80%以上。
临淄区是全省率先提出建设文化强区的区县之一,把齐文化作为资源优势,确定“一园、一人、一球、一节”的发展思路,合理部署和调整文化产业布局,加速推进由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强区迈进。“一园”,齐文化产业园;“一人”,姜太公文化资源;“一球”,足球文化资源;“一节”,齐文化节。齐文化产业园包括齐国故城遗址公园、田齐王陵等部分,目前规划建设项目40个。齐文化节已连续举办12届,共签订项目198个,落实到位资金达120亿元。
为充分发挥民间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临淄区制定了详尽的《临淄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08-2015)》和文化强区实施意见,合理开发、永续利用。自2008年起,区财政每年统筹安排2000万元,设立“临淄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通过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贴息、奖励、资助等形式,优先扶持文化产业项目。
制定区级优惠政策,着力激活民间资本力量。打破传统投融资模式,16家民间博物馆建设过程中,尽最大可能为业主提供最优惠的政策和条件,全部工程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并允许将不高于40%的面积对外出租,成功变“政府输血”为“多方投入”。
创优外部服务环境。对齐都文化城内所有业户,无偿统一配备水电气暖等设施,统一提供安保力量和物业服务,统一设计建设绿化景观,文化、财政、房管、工商等部门定期现场提供扎口式、一站式服务。
此外,每年元旦、春节、五一、十一、齐文化节五大节日期间,组织各类展览、研讨、交易、拍卖及群众性文体活动,帮助经营业户吸引人气、开拓市场。
随着文化元素渗透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不断增强,临淄区一批与文化产业融合衍生的新业态脱颖而出。文化+创意,成就了被评为“再生塑料领域最具创意企业”的英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文化+科技,成就了靠“一张纸”坐稳装饰原纸世界第一的齐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文化+互联网,成就了中国大宗商品资讯第一门户网站——卓创资讯。
在为传统产业腾飞“点睛”同时,临淄区因势利导,让文化因素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齐图腾、蹴鞠、鞠娃、黑陶、砖雕、马扎、书画、陶瓷等文化产品的制作,因为加入了齐文化元素,变成了高价工艺品。
民间资本的投入产生了可观的聚合效应。“十二五”以来,临淄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18%以上,文化产业成为发展新引擎。“引导民间资本注入文化产业,是一条清晰有效的发展路径,激发了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活力。”临淄区区长白平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