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新景|串亲礼丢掉"黑提兜" 老辈提问"戳心"
旧年既去,新岁已达,走亲戚的时间到了。记者老家在青州市弥河镇,亲戚家分布在涝家庄、前营等村落。这几年,不少长辈都随孩子在县城定居。但每到过年,他们还是要回到老家,扫净小院,开门迎客。
初四一早,母亲就在清点礼品,红红绿绿的十多箱,塞满了后备厢。今天任务不少,要走六家亲戚。
放在二十年前,每走到一家亲戚,一场主客“推让”礼品的大戏就要上演。推来让去,主人从客人的黑提兜拿出一条饼干。主客双方心知肚明,“推让”也是约定俗成。
主人会“推让”,客人也会“充数”。那时候,饼干、桃酥都是计划供应,每家只有三五条。有的人家,在黑提兜里放上空盒子,只上面一层是两条饼干。除此之外,点上红点的馒头、包上红纸的面条,也都可作为礼物。寒碜的礼物,在黑提兜的“包装”下,让客人有了脸面,主人有了情面。
从遮遮掩掩的黑提兜,到若隐若现的红色塑料袋,再到标明礼物名称的箱盒礼物。从“伪装”到“组装”到“独立包装”,礼物越来越透明、直白。
中午12点,来到二姨家,这是今天的最后一家亲戚。
“你也老大不小了,什么时候结婚啊?”
“你们结婚一年了,什么时候要孩子?”
“看你工作挺忙的,赚的不少吧?”
与越来越直白的礼物相比,亲人们的提问更加直接。对他们来说,不管你是记者、老师、医生还是大老板,只要回到大家庭里,你就只是外甥、侄女。老一辈亲人们认为,交友、结婚、生子、工作是关系到家族整体的事情,长辈有责任追问并指导。
如今,即便是亲人,平日里交流却并不多。这种“缺席”难以通过一次走访就消弭。尤其面对就业、婚姻、购房等现实问题,频繁追问无益于解决问题,因此不少年轻人“避之不及”。但作为小辈,还是要牢记,追问是善意的关怀,珍惜过年的见面机会。(王新蕾)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