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大牛""周村芯子"——元宵佳节传统民俗受追捧

2016-02-23 13:09:00 来源:新华社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烧大牛”“周村芯子”“水浒元宵”——元宵佳节传统民俗受追捧 

  新华社济南2月2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王阳)“拜年拜到正月半,拔出门闩追一段”,随着正月十五的到来,猴年春节迎来了又一高潮。在山东多地,除了看花灯、猜灯谜、吃元宵,记者看到多种传统民俗在今年的元宵节中颇受民众欢迎。 

  “烧大牛”:红火中祈福新年 

  在山东省昌邑市东永安村,一场壮观的正月十四“烧大牛”传统仪式正在举行。正午12时,人群中间欢呼声渐起,二三十个青壮年村民将精心扎制的“圣物”金牛抬至早已备好的香纸堆上,口念“孙老爷”名号,嘱咐老牛莫要“惊驾”,直到村中的组织者吕世敬高喊一声“发”,由村妇们以彩纸、棉槐条、葵花杆、高粱秸制成的五六米高的牛身,迅即被点燃,霎时火光冲天,烟雾缭绕。涌进东永安村的游客们瞬间沸腾。 

  济南市民李玉梅告诉记者,她带着孩子专程驾车观赏这里特殊的民俗,“这种祈福祭祀的传统在城里很少见了。” 

  据东永安村村民吕炎中介绍,“烧大牛”源于村里人对于孙膑的崇拜。古籍记载,孙膑封地在昌邑,明朝万历年间村里就修建了孙膑庙,乡民通过“烧大牛”仪式展现村落传统,以祈求风调雨顺。 

  东永安村村委主任丛悦明说,经过近年演化,原先单纯祭祀孙膑的“烧大牛”已经成为元宵过大年的高潮,今年各地游客一共来了三万多人。 

  “周村芯子”:县城里的高空“街舞” 

  22日一大早,威风锣鼓敲得震天响,喜庆秧歌扭出新气象,龙狮飞舞出恢宏气势,非遗“芯子”展出空中绝技……《人面桃花》《白蛇传》《碧波仙子》等11台“周村芯子”精彩亮相。 

  由淄博市周村区16个社区、村庄的3000余名民间艺人组成的元宵节民间艺术展演队伍,带着近40个节目走上街头,鱼贯缓行,险中求趣,一场精彩的民俗文化游街活动吸引了5万余人到现场欣赏。 

  周村区二十里铺村村民刘恒波告诉记者,他从小就看着“周村芯子”长大,这项源于祭祀泰山奶奶的社火传统是当地闹元宵的“保留节目”。 

  他介绍,所谓“芯子”,是源于周村人模仿灯芯上晃动的幻影,将铁棍牢牢插定在类似灯台式的底座上,演出前,将孩童演员从足到腰和支撑孩童的铁棍紧紧捆扎在一起。“踩芯子”的小演员,则装扮成各种戏剧人物,或站或坐或悬空于这些铁芯子上,一眼望去,上边的小演员似乎是站在下面演员的脚尖或手心上。 

  周村区的道路两旁,这边锣鼓喧天、彩旗招展,那边华衣彩服、虎虎生风,威风锣鼓、喜庆腰鼓、舞龙狮、踩高跷、赶毛驴等传统节目相继上演。高空中,由孩童装扮的古装人物韵味十足,衣袂翩翩,引得现场观众连声叫好。 

  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周村元宵节民间艺术展演活动已举办了12年,成为当地人元宵节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 

  回归“情人节”的水浒元宵 

  在济宁市梁山县,一场以“情人浪漫元夜时”为主题的同赏花月闹元宵活动,在元宵节期间的水浒街上演。 

  “当情人节遇上元宵节,那些你不知道的大宋朝故事”将作为今年闹元宵活动的最大看点,好汉闹元宵、猜灯谜、赏花灯,让游客在流光溢彩中度过一个浪漫温情的元宵佳节。 

  梁山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马正栋说,其实传统中的元宵节也是情人节,古代女子“三步不出闺门”,一年之中也只有元宵夜才能出门尽情游玩娱乐。 

  “原来元宵节都是陪父母过,今年是和女朋友一起逛灯会。”泰安市东平县市民赵林玉平时在外打工,生长在水浒故里的他今年感受到不一样的年味。 

  在泰安市的“水浒影视城春节大庙会”上,游客摩肩接踵,年轻情侣不在少数。记者发现,在原有的水浒元素基础上,增加情人节元素,推出了“一加一·情侣票”“忠义酒·水浒情”“爱寄语·祈福钟”“齐欢乐·闹元宵”等特色活动安排。 

  舞龙、舞狮、旱船、高跷、鸭子拉车、变脸、二鬼摔跤等组成的元宵巡游,以及涵盖了武术、豫剧、变脸、唢呐、摔二鬼、杂技等节目的元宵专场秀,综合了传统佳节年味与传统民俗。 

  “随着民众传统文化趣味的回归,元宵节的中国传统元素在不断增加,这对于文化遗产的传承无疑是个利好。”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教授表示。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