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弱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农村学校变“香饽饽”

2016-03-04 09:41: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以前,农村教师千方百计想调入城区学校,现在却不想进城了,当城区有需求时,还得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动员工作。”近日,记者在淄博市张店区采访时了解到,这里的农村学校的校长们再也不用为留不住优秀教师而犯愁了。 

  这是该区深入实施“网状互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新模式以来,不断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精准扶弱”行动力度,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气象。 

  “网状互动”破城乡壁垒 

  从2012年开始,张店区通过农村中小学“业务直管”、“区管校聘”两大机制创新,打破城乡壁垒,使全区教师由“学校人”变为了“系统人”,为全面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畅通了渠道,形成了城乡、乡城、乡乡、城城学校之间互通互联、共融共进的“网状互动”交流轮岗新模式。  

  按照“需求第一,资源统筹,配置合理,关系灵活”的教师交流轮岗原则,张店区教育局精准摸底,一一梳理基层学校存在的问题及需求,确定了“指令性交流”、“个人申请交流”、“岗位定向交流”、“学校管理干部或后备干部交流”、“安置性交流”等7种交流形式。  

  在“指令性交流”中,“新聘农村教师先在城区顶岗优培后再返乡+外地市引进名师先在农村支教两年再回城+城区骨干教师到农村支教”的新模式,不仅持续为农村学校输入新生力量,而且大大优化了师资结构。“以往,农村学校最大的短板是普遍缺少中坚力量。现在,每年都有年富力强的支教教师和充满朝气的优培返岗新教师。”在位于张店区最南端的黄家小学,校长于强兴奋地告诉记者。  

  为确保交流轮岗高质高效运行,张店区教育局采取了“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建立刚性制度,规定城区教师晋升新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必须有在农村或薄弱学校支教一至两年的经历;对参与交流轮岗的人员实施“职称优先聘任”、“考核指标单列”、“表彰项目专设”等“柔性关怀”政策。其中,专为老教师群体而设的“安置性交流”,同样凸显了“柔性关怀”。规定女年满52周岁、男年满57周岁,经个人申请可以交流到离家相对较近的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据统计,2015年,全区共有700余人参与校长、校干、教师、教研员等不同层次的交流轮岗,占符合交流条件总数的20%,其中校长交流达到全区总数的95%以上,有效破解了“农村教师留不住,城区教师下不去”的难题。  

  跳出“小圈子”选校长 

  农村学校落后于城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其中,校长是关键。 

  从2012年开始,张店区将农村中小学纳入区业务直管,简化了农村中小学管理层级,校长的选拔任命跳出了本乡镇的“小圈子”。与此同时,“学校管理干部和后备干部”的交流轮岗也大面积铺开,创新实施了“下乡提升式”、“进城充电式”、“城内轮换式”三种交流方式。一方面将城区优秀校干下派到农村学校,以兼职、任职、挂职校长、副校长的形方式磨砺能力、积累经验;另一方面把有潜能的农村校长、副校长派到城区优质学校进行为期一至两年的挂职学习。截至目前,全区已有超过95%的农村学校校长实现了新机制下的轮换。 

  如此轮岗,轮出了工作热情,也轮出了学校的新面貌。位于张店区最偏远地区的沣水三小,校长张涛是在全区的校长、教师多元化轮岗交流中以出色的业务能力被派往沣水三小先后挂职副校长、校长的。2014年暑期以来,张涛依据学校办学规模小、班额小的优势,借鉴北京等地名校的成功经验,在一年级开启了“全课程”实验,打破学科界限,按照学科融合,游戏化、活动化设计教学内容,开辟了一条学校特色发展之路。  

  紧扣需求,让教研更给力 

  在张店,“订单式”教研已成为广受农村学校欢迎的教研指导方式。 

  教研员到校指导之前,首先由学校提出需求“订单”,教研室接到“订单”后,一方面对学校的需求进行梳理,对需求内容和工作安排进行统筹协调,另一方面由教研员和学校教研组进行沟通,进一步明确每次活动的主题,教研员再根据学校需求提前备课,确保活动实效。活动后,教研员再通过电话、网络、实地培训等形式进行后期的跟踪指导,并适时、有针对性地从全区选派名师到校“送课送培”。  

  “‘订单式’教研是基于学校需求而开展的,避免了原来教研员到校指导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因此很受基层学校欢迎。”张店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告诉记者。  

  例如,沣水二小上交的订单为:“希望得到教研活动如何开展、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等方面的指导性帮助。”收到订单后,张店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部主任王瑶带领数学、语文、英语、科学教研员来到沣水第二小学调研。通过听取部分学科教师的课,发现课堂最大的问题是“随意问”、“满堂问”、“琐碎问”等,而“问题背后的问题”则是教师教学理念滞后、缺少主动成长意识和教学管理滞后等深层次内因。 

  通过梳理“问诊”情况,教师进修学校各学科教研员就如何有效帮扶展开了讨论,并制定了详尽的帮扶方案。在给出具体改进建议的同时,还先后从全区选派数学名师刘宝林、语文名师郑瑞梅等送课到校并开设专题讲座,给予持续性帮扶。 

  “基层学校的订单太多,而教研员有限,忙不过来怎么办?我们就向新技术借力。”走进张店区最北端的中埠小学,记者近距离感受了农村学校的新型教研模式——“双向网络视频教研”。一间会议室、一台联网计算机、一个摄像头、一台音箱,加一台投影仪或是电子白板,通过一个QQ群就可实现教研员与多个学校的教研组长及教师同时在线互动交流。  

  该模式有四大优势:一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不同地点同一时间进行协作、研讨,大大节省了教研成本。二是加强了教研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聚焦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深入研讨。三是促进了教师的教学重建和反思。四是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区域资源共享和智慧碰撞。  

  “只有对薄弱学校精准帮扶,才会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张店区教育局局长李纯永说。 

  ■相关链接 

  2015年12月18日,山东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正式出台。计划指出,要把发展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造就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甘于奉献的乡村教师队伍,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要大力推进城镇学校校长到乡村学校任职,加大城乡学校教师交流力度,优化乡村学校教师资源配置,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责任编辑:鲁珊珊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