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乡村记忆”工程将建56个乡村(社区)博物馆
鲁网3月21日讯(记者 殷会丽)今天上午,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建设56个乡村(社区)博物馆,已列入《2016年山东省“文化惠民、服务群众”16件实事工作方案》。
据省文物局副局长周晓波介绍,56个乡村(社区)博物馆分布于全省17个地市,36个县市区。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民俗博物馆,共有36个,主要是通过展示源自本乡本土,有代表性的器物、影像、图片和文字,以“民俗馆”、“乡情展”的形式,全面记录乡村的沿革、变迁;另一类是非遗传习所,共有20个,主要是利用表演类演出场所、排练场所、遗产项目作坊、传承人住所等多种场所,展示与乡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相关的实物、传统技艺及影像资料。目前,已经省级备案的有19个,其他37个还未经省级备案。
这56个乡村(社区)博物馆,是2015年我省公布的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单位名单中的乡村(社区)博物馆(传习所)。这些博物馆有集中展示民俗、工艺、生产生活的传统建筑;有新型社区专门建设的社区民俗博物馆;有乡镇乡村建设的非遗展示、体验中心;有以个人藏品为主兴建的民俗博物馆;还有以传统农业产品为主的农业展示中心,展示的是我省各地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乡土建筑、街区遗产、农业遗产、农业生产劳作工艺、服饰、民间风俗礼仪、节庆习俗等内容,反映的是地域社会民间生活及其变迁的乡土器物与印记、地域民俗艺术以及生活生产方式、风俗习惯、传承人口述史等物质和非物质乡土文化遗产。
周晓波说,计划通过一年的建设提升工作,使56家乡村(社区)博物馆都基本符合《博物馆条例》的有关规定,在软硬件方面达到免费开放的要求。结合前期“乡村记忆”工程普查,3月份,专门开展一次乡村记忆博物馆建设情况调查,摸清摸准56个乡村(社区)博物馆的现状、下一步计划建设提升项目内容及经费预算等具体情况,为建设提升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推动56个乡村(社区)博物馆真正得到全面提升,使这些陈列在博物馆里的,能体现我省宝贵乡土民俗和传统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乡土文化遗产,以“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的形态保护好、展示好。结合举办全省打造特色博物馆专题培训班,把56个乡村(社区)博物馆负责同志全都培训一遍,以提高这些同志的服务意识、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创业精神,为推进56个乡村(社区)博物馆建设提供有用人才和智力支撑,使56个乡村(社区)博物馆更好发挥服务功能、惠民作用。
今年,省文物局计划从文物保护经费中列支1000万元重点用于56个乡村(社区)博物馆建设提升。